丰收的7月,瓜果飘香。近段时间以来,部分时令水果陆续上市,辛勤劳作了一年的果农们即将喜获丰收。但是,一系列网络谣言再次烽烟四起,使得消费者对喜爱的水果望而却步,农民也因水果滞销而伤心欲绝。
农产品谣言在我国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近年来一直没有消停过,尤其到了瓜果上市的季节,西瓜有毒、橘子有虫、樱桃带病等网络谣言就会不绝于耳,不仅给农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为全社会埋下了不安定的隐患。那么,对于我市而言,农产品谣言都有哪些?造成了怎样的恶劣影响?市民应该如何理性面对,对谣言说“不”呢?日前,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农产品谣言不仅限于每年夏秋季节收获的时令水果,蔬菜、生肉、蛋类等农产品谣言在我市也时有传播。”我市一位多年从事农产品销售的经销商告诉记者,虽然这些谣言由来已久,有的甚至年年相似,但依然没有引起消费者的理性认识,造成了社会恐慌。
“现在,许多猪肉里都有寄生虫,通过技术手段根本无法检测,人食用以后会在体内寄生、繁衍,严重的可以威胁生命……”一位从事生肉批发的经销商告诉记者,有关猪肉寄生虫的谣言在我市已流传10年之久,曾给饲养户们造成了很大损失。近些年,虽然大家有了理性认识,但是这些谣言依然挥之不去。
“目前,一批由南方流入我市的橘子里带有寄生虫,人食用后可能在体内潜伏长达10年之久,甚至造成大脑损伤……”今年年初,一则有关“橘子有虫”的网络谣言在我市迅速蔓延,让许多喜爱吃橘子的市民不敢再购买,让从事橘子批发的经销商们蒙受了巨大损失。
“有些瓜农往西瓜里注射病毒”“有的瓜农往西瓜里注射膨大剂”“有的西瓜有毒,吃了可能致命”……近年来,有关西瓜不安全的谣言层出不穷,其谣言散播的内容影响也极为恶劣。每年到了西瓜丰收的季节,我市乃至全国各地的瓜农都会因西瓜滞销受到损失,有的甚至血本无归。
采访中,一些市民说,他们得知这些信息的来源主要听别人说和在网络上看,但没有人提出质疑,更没有人向有关部门求证。同时,许多人还会在没有证实的前提下,再次通过网络将谣言传播出去,无形中成为谣言的传递者。
农产品不仅是农民辛勤劳动一年的成果,更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消费品。农产品谣言的肆意蔓延,不仅伤害了农民,更有可能引起社会的不安定。所以说,农产品谣言的社会危害性是巨大的。
“谣言之所以能够成为谣言,并非散播者一人之功,而是源自某些人不假思索之跟风,源自毫无戒备的转发,源自盲目而无原则的所谓正义感。不仅是橘子有虫、西瓜有毒等一些肤浅的谣言,即便是孩子当街被偷、老人走失了……一个电话即可核实之事,却被一些不负责任的人越演义越精彩,直至三人成虎,直至言之凿凿,岂不悲乎!”网友【辛锐】为广大网友提醒。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为了再次防止“谣言起、农民伤”的事情发生,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应该理性面对,不仅要做到不造谣、不传谣,还要善于去求证信息的真伪,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如果我们再一次在网络上遇到农产品问题的相关信息,应该如何面对呢?记者采访了我市农业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
“目前,有关农产品的谣言种类繁多,针对不同的农产品,相关检测检疫部门可以使用不同的技术手段进行检测。对于大多数普通市民而言,也可以通过几个常规方法来辨别农产品安全方面信息来源的真伪。”市农业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首先,农产品谣言大多具有重复性传播的特点,经常会出现被人修改过的谣言再次传播。其次,一些谣言的信息源不可靠,没有经过相关检验检疫部门印证。此外,还可以直接向农业部门进行咨询,得出准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