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詹长松)7月15日至16日,市政府“2015蓝天雷霆”大气污染专项治理行动督查组先后到山阳区、解放区检查建筑工地“绿色施工”、北山治理“回头看”和小砖厂环保设施使用等情况。
15日,督查组检查了东方红国际广场项目。在项目工地现场,督查组工作人员看到车辆冲洗设施和抑尘设备齐全。在该项目进场的显著位置,摆放着一块“绿色施工”责任分工牌,上面对现场主干道扬尘控制、进出车辆冲洗设施及覆盖、土方开挖和堆放、建筑垃圾清运等内容都标明了责任人,并公布了联系方式。该项目工程部经理康建设说,他们严格执行“绿色施工”的各项规定,施工现场和生活区能硬化的地面都坚决硬化,并购买了洗车机,安装了喷淋设施,物料堆放也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了覆盖。
随后,督查组来到位于市公安局西侧的焦作兴阳公寓项目工地进行检查。“由于施工场地狭小,我们把施工区、生活区的地面全部进行了硬化,并规定一天之内要多次洒水,防止地面产生扬尘。”该项目副经理徐营生说。督查组工作人员检查发现,该项目工地车辆冲洗设施完备,物料堆放覆盖严密。
在去市公路管理局通达石料厂检查的路上记者看到,来往的运输车辆都进行了严密覆盖,进山的主要道路上装有限高杆。督查组查看了该石料厂的棚化、喷淋抑尘等情况。该石料厂现场负责人侯磊说,通达石料厂是我市第一批严格按照“四化”标准改造的企业,共投资100余万元。他们下一步还准备到外地学习,引进更先进、更完善的生产设备,把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程度。
督查组还检查了已被关停的佳和钙业厂址,没有发现恢复生产的迹象。“这家企业在2012年12月31日生产许可证一到期就被关停拆除。”山阳国土分局副局长杨建军说,北部山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山阳区政府积极推进持证矿山“四化”治理工作,要求各矿山企业坚持“边开采、边治理”的原则,不断加大环境治理资金投入力度,采用先进的环保除尘设施和无尘碎石工艺,解决矿山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并坚决取缔到期的企业。
16日,督查组到解放区春林星科砖厂和烽泰粉煤灰制砖厂检查环保设备使用情况。
春林星科砖厂成立于2004年,由于经营形势不好一度停产,今年3月份又恢复生产。“5月份接到区环保局的通知后,厂里立即着手对各项环保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该砖厂负责人董晓金说,首先对厂容厂貌进行了整治,清运垃圾、废渣130多车,粉刷墙壁800多平方米;为了防止地面扬尘,安装了17个喷淋头,对厂区的地面和物料堆实现了全覆盖;投资6万多元对脱硫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解决了尾气排放问题。
烽泰粉煤灰制砖厂厂长李和平,带领督查组工作人员查看了该厂除尘脱硫、喷淋设施的使用情况。“为了达到市政府提出的除尘脱硫要求,厂里这次投资12万元,安装了喷淋设施,对堆料进行了覆盖和棚化,并请专业团队对除尘脱硫设施进行了改造。”李和平说。
效果咋样?李和平高兴地说,就场地洒水这项工作来说,原来需要一个工人干两个小时,现在开开阀门,十几分钟就行了,又省水又高效。
督查组检查后表示,这两家砖厂防尘、尾气处理设备齐全,并且都使用正常,基本达到了大气污染专项治理行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