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弘扬抗战精神 建设美丽焦作
孙立坤:遇事不过夜
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支持作用
互联网大咖论道云台山
青天河景区捆绑营销 “惹火”亲子游市场
深圳怀商上千家
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报道 我市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经验
深圳市河南焦作商会 昨日成立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7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报道 我市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经验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原文钊)昨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以《秸秆:变废为宝破困局》为题,对我市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的做法和成效进行了深入报道,并将先进经验推广全国。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农业机械,不断提高农机补贴,积极引导秸秆综合利用,使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市空气质量优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使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连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同时也探索出一条秸秆综合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报道中说,对于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这个全国普遍性难题,焦作市是如何打破困局的呢?加大还田力度、为秸秆找出路,使农民的思想由“我要烧”转变为“我不烧”。

  提高大型农业机械推广率,市财政划拨资金加大农机补贴力度,促使秸秆直接还田,增强土壤肥力,奠定了焦作市秸秆禁烧的基础。

  在大型农业机械普及之前,农业生产中的耕、种、收以及秸秆粉碎还田工作都由农民手工完成,不仅费时,而且费力,放在地里还会影响到下一季粮食作物的耕作。所以,大部分农民会选择将秸秆直接焚烧,减轻工作量。大型农业机械在焦作推广普及后,大型收割机装备秸秆还田机同时作业,直接将秸秆粉碎还田,不仅提高了秸秆还田的效率,而且秸秆发酵后还可以增强土壤肥力,减少农民对化肥的使用量,让农民减轻了负担,增加了效益,真正得到了实惠。

  秸秆青贮、饲料化利用是焦作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的又一举措。近年来,焦作大力培育综合性肉牛、奶牛饲养企业,推广玉米秸秆青贮技术,为秸秆综合利用找到了出路,增加了农民收入,降低了企业成本,形成了一条良性发展的高效农业发展链条。

  定制农业,降低农民成本,增加企业效益。目前,焦作多家肉牛、奶牛饲养企业与当地农户签订了收购合同,在玉米刚刚成熟时就将玉米整株收割、粉碎,由饲养企业进行青贮后作为饲料。通过推广玉米全株青贮,不仅减少了还田作业的中间环节,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而且夹杂玉米粒的青贮饲料能够保持原有的营养成分,提高了饲用效果。

  综合企业,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焦作引进、培育了一批集肉牛饲养、屠宰分割和熟制品加工于一体的牛肉加工专业生产企业,每个企业都建立了多家大型饲养场,每年可青贮大量玉米秸秆。大规模饲养企业的建立,不仅促进了当地农民就业,而且通过秸秆青贮促进了农民增收,调动了农户供应秸秆的积极性。①2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