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弘扬抗战精神 建设美丽焦作
孙立坤:遇事不过夜
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支持作用
互联网大咖论道云台山
青天河景区捆绑营销 “惹火”亲子游市场
深圳怀商上千家
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报道 我市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经验
深圳市河南焦作商会 昨日成立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7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互联网大咖论道云台山
本报记者 王 言 宁江东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互联网+”时代,千年古县修武如何抢抓机遇,加快景城融合?

  如何建设“无线修武”,迎来无限发展?

  处于转型关键期的云台山如何插上互联网翅膀,打造“智慧旅游”?

  产业如何搭上“电车”,加快转型升级?

  ……

  中流击水舟行疾,求贤若渴嘉宾至。7月18日,应修武县委、县政府邀请,近20名中原互联网大咖齐聚宁邑,论道“互联网+”时代修武发展。

  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特聘新媒体研究员、北京大学电子商务总课题组顾问、北京跨城科技CEO、河南口口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有着一长串头衔的网络大咖杜红超,开场白可谓别开生面。

  “请拿出手机,面对面建个群。”杜红超边说边示范,会场内大家会心一笑。

  杜红超说,这是手机优先的时代,从“群众运动”到“群中运动”,这就是突破传统的交流动员、共享融合的互联网时代的特征。对于云台山而言,对于修武经济社会发展而言,融入“互联网+”的过程,其实就是转型的过程。

  如何融入?杜红超说,云台山发展经历了靠山不吃山、靠山吃山阶段,靠山吃山的红利期已经过去,而要做到不靠山不吃山,就必须与其他产业相加推动转型,借助“互联网+”,实现大文化、大旅游、大健康的腾飞模式。“互联网+”,就是要打造一个“无线修武”,实现无限融合。他建议,修武的当务之急是WIFI的全覆盖,这背后是大数据的支撑,要做自己的APP,以云台山的品牌文化为背景,凝聚山内外的力量,把700万名游客转化为云台山的招商大使、云台山的品牌传播者和合作伙伴,这就是“互联网+”能做的事儿。

  “互联网之于这个时代,就像水和空气一样,须臾不能离开。”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任田建光开门见山,条分缕析,“‘互联网+’时代,政府应该怎么做和做什么,如何建立自己的大数据系统收集和沉淀游客资料,如何把创业中心和修武的优势产业对接融合等。”

  嘉宾言之切切,听者举手踊跃。主持“中原互联网+”沙龙之修武云台山论坛的河南火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修武县政府招商顾问何永亮“挑”起互动,气氛热烈。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和电商平台进一步做好旅游品牌的推广?”

  “在转型期间,政府应该做哪些工作,促进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加快转型升级?”

  “修武已经进入高铁时代,产业集聚区如何通过互联网打造自己的产业集群?”

  三句话不离老本行,修武县旅游局局长毕东林、商工委主任王长春、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副主任王祖祯频频提问。

河南企汇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何丽丽、郑州伟与伟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梁红伟、河南云和数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郭凯等诚挚作答,并表达了合作意向。

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大咖们坦言不虚此行,东道主思考如何“落地”。继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原EMBA联盟等精英团队“把脉”修武发展之后,此次修武再借互联网大咖之智、之力,加快拥抱“互联网+”时代。正如市委常委、修武县委书记郭鹏所言:“云台山不仅仅是焦作的、河南的,更是世界的。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修武将飞得更高。”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