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博爱县柏山镇柏山村的深山上林茂树丰、瓜果挂枝,这是曾经的荒山对璩正茂十六年坚持的无声回报。
今年61岁的璩正茂是柏山村的农民,23年前,他的双眼在开山炸石中受伤失明,左手也失去了两根手指。1999年,璩正茂排除重重阻力,毅然承包荒山,开始了他以山为家、以林为业的生活。
16年来,璩正茂和老伴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分春夏秋冬,不避风霜雨雪,披荆斩棘、挖坑植树。如今他已绿化荒山360多亩,成活的树苗有7万余株。因绿化荒山,璩正茂入选“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荣获“感动焦作十大人物”“身边的榜样”等荣誉,他也成了全国绿化荒山的明星人物。
但璩正茂没有就此停歇,他又开始了他的第二工程,要在绿化荒山的同时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从2011年开始,他摸索着将满山的野生皂角嫁接成药用皂角。
“皂角树耐旱,不用浇水一年都能长到两三米高,不仅能起到很好的绿化效果,而且其身上长的皂刺有很强的药用价值,因此经济价值也很可观。”璩正茂让老伴儿带路,把记者领到一处山坡上看他嫁接的成果。果然嫁接成功的皂角树上的皂刺有小拇指粗,十几厘米长,而野生的皂刺则又细又小。
但嫁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璩正茂之前试了很多方法,芽接、皮接都不行,成活率特别低,直到2012年,璩正茂摸索出了穗接的方法,这种方式不仅成活率高,而且长得快。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璩正茂又嫁接了6000多株野生皂角,并且绝大部分都成活了。
在野生皂角上重新嫁接,就得把杂乱的枝条剪掉,即便眼睛能够看到,手也很容易被枝条上的皂刺扎到,而对璩正茂来说,艰辛可想而知。在一处上百平方米的小山包上,几百棵野生皂角的枝条已被剪掉,只留下了十几厘米高的主干,上面用接穗进行了重新嫁接,有的已经发芽。这是今年4月份以来他带领家人劳动的成果。
然而嫁接成功并不代表就可以坐享其成,必须要定期对杂枝进行清除,只保留从接穗上发出的新芽。然而夏天新芽长得快,平均每十天璩正茂和家人就得对所有嫁接过的皂角巡查除杈。
通过这几年的努力,璩正茂也开始收获生态红利。“2011年,皂刺的价格是一公斤50元,2012年是80元,2013年又涨到了130元。皂刺从树上剪下就能卖,一个电话打过去,有多少收多少。”璩正茂说,“去年虽然产量少,但是还是卖了2000多元。”
随着媒体不断地对璩正茂进行报道,他的事迹也让更多人得知。2013年,一位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在修武承包了一片山地,得知璩正茂的事迹后特意来看望他,并表示要以璩正茂为榜样,开荒创业。同年博爱县许良镇4户村民在月山镇承包了3000多亩林地,了解到璩正茂正在搞药用皂角,就专门来求教嫁接技术,璩正茂也毫不保留地将嫁接技术传授给他们,并赠送给他们几千棵做好的接穗。
“这漫山遍野的野生皂角就是我今后重点改造的对象,这将成为我的第二工程,我要将这荒山变成‘宝山’。”璩正茂满怀信心地说,“今后只要有人想种药用皂刺,我可以传授他们嫁接技术,免费为他们提供接穗,让更多的人在绿化荒山的时候能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夕阳西沉,当记者采访完准备离开时,璩正茂说:“你们走后,趁这会儿天还没黑,我正好可以再给石榴树打打药,欢迎你们再来的时候尝尝我种的石榴。”说着,璩正茂转身走进屋后的果树林,继续在他热爱的土地上劳作着……
记者手记
一个盲人、荒山植树十六载,听起来这就像天方夜谭一样,但这样的故事却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身边。璩正茂这十几年来经历的一切,从他的讲述中我们可以略知一二,但没有切身经历过,一个正常人是无法体会到这么多年来他的付出和经历的艰辛。
作为一名老典型,记者曾多次采访璩正茂,每次见到他,他都劲头十足,与他说上几句话,就会被他的积极向上所感染,在他身上看不到残疾人的自暴自弃,而他浑身散发出的是满满的正能量,震撼着每一个接触过他的人。
满山的绿、满树的果对于盲人璩正茂来说可能无法用眼睛看到,但是当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吃到可口的果实,相信璩正茂的内心的是幸福的,因为这一切都是他十几年的坚持所换来的,别人的每一句赞扬都是对他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