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面看上去就惹人馋,就像宣传牌上写的一样,一清二白三红四绿。”
“好香啊!以前咋没吃过这么香的面?”
连日来,博爱县沁园春大酒店的“咱家厨房”快餐店几乎每天都会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身着橘黄色工作服的环卫工人。而跑前跑后为他们端面的人,是一位戴着眼镜,看上去斯斯文文的知识分子模样的人。
原来,这位“跑堂哥”就是今年65岁、祖籍博爱县苏寨村的陈九如先生。陈先生自幼在兰州生活,一生从事科技工作,退休前曾任甘肃省电子乐器学会会长、兰州市电子学会秘书长等职务,现为甘肃省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理事,还是甘肃省的劳动模范。
陈先生还有一个身份,即兰州拉面创始人陈维精的六世孙。
他虽然从事科技工作,但依然掌握祖传小车牛肉老汤面的制作厨艺,经常烹制陈家私房菜和牛肉面招待朋友。去年下半年,博爱县召开兰州牛肉拉面历史渊源和博爱饮食文化座谈会,陈先生应邀回到故里,并将此面的汤料秘方及煮肉工艺无偿奉献给家乡。今年春节过后,他住在博爱县,指导沁园春大酒店恢复苏寨陈家牛肉面制作技艺,并致力于研发新菜品。
随着苏寨陈家牛肉面制作工艺日臻完善,前来品尝的人无不称赞有加。陈先生萌发了一个想法:这碗面起源于博爱,理应让博爱县最普通、最辛苦的劳动者率先品尝。“‘劳者如圣,施济为乐。富贵看空,勋名如土’。这是我家的祖训,到了我这一代也要将其恪守传承下去,不忘乐善好施!”陈先生说,“环卫工人起早贪黑,脏了自己,净了城市,他们是最可敬的人,应当让他们最先品尝这一美食。”
陈先生把打算自己出资请环卫工人吃面的想法跟酒店负责人沟通后,经与该县城管部门联系,决定安排全县600多名环卫工人分批前来品尝牛肉面。
6月26日,第一批环卫工人走进了平日不常涉足的大酒店。之后,该县环卫工人陆续分批来到这里品尝牛肉面。至7月10日,已有近200名环卫工人品尝了发源于家乡的牛肉面。
每次有环卫工人来到,陈先生都亲自为他们端面送饭,跟他们拉家常,问大家谁要加饭,保证来者吃饱、吃好。吃着香喷喷的牛肉面,看着眼前这位白发染鬓、和蔼可亲的“跑堂哥”,年逾五旬的清洁工李师傅说:“这碗面香在嘴里,暖在心里,你老哥能想到俺环卫工人,俺心里热乎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