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参考·悦读 上一版3
认识你自己
夏日荷韵
夏天是个动词
七月的故乡
难忘儿时钓龙虾
古树的坚守
映日荷花(国画)
草地情韵(外一首)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7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树的坚守
□石泽丰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古树是村庄的守护神。历近千年,树根不光深深地扎进了地心,还在土里从四面八方伸展开来,悄悄地进入家家户户。

  树冠认识村庄的每一缕炊烟。炊烟从烟囱袅袅升起,在屋脊上稍稍晃然,便朝着树冠悠然飘去。就像童年无忧无虑的我们,出门之后,总是不约而同地走向古树。

  那些离乡的人,千里万里,难以忘记自己古朴的村庄,而村头那棵参天古树,踮着脚尖,也在和你遥遥相望。它守着村庄,同时也被村庄守望,无论白天黑夜,无论春夏秋冬。

  古树年年长,年年伸出繁茂的枝枝叶叶,庇护着村人。人仰仗着古树,古树为一代又一代人遮阴、挡风。爷爷在这里憩息过,孙子在这里玩耍过,几十年后,孙子变成了爷爷,而树看上去没有变,树看着村庄子孙繁衍。

  炎炎夏日里,头年的树荫是那么大,第二年的树荫好像还是那么大,每年都能容得下全村老小纳凉,好像没增也没减。在岁月的更迭中,而村人不断进进出出,多少女儿远嫁他乡,多少儿媳在迎亲的唢呐声中羞涩过门,多少老人从树底下翘胡子走了,降生成面貌陌生的孩子又来树下纳凉,古树都一一见证了,它安然,不喜也不忧。

  从龟裂的树皮可以看得出,它是全村最高寿的长者,谁都说不清它具体出生年月,连白发苍苍的老人,都说自己年幼时古树就荫翳蔽日。古树安了全村的心,所以它有威望,虽不言但能聚拢村人。白天也好,晚上也罢,只要有时间,村人总爱到树下聊天,道传说。他们把凳子搬到树下,接力着越传越真的神话。谁言传的故事跑题了,谁话中掺了假,树都知道,但它默不作声。

  树坚守,只为村庄。它邀请日月星辰做伴村庄。太阳走了,月亮来了,树摆手相送,颔首相迎,示意出了千百年来村人好客的热情。入夜,它把头顶上的天空腾出来,打扫得干干净净,让星星入座,织女星、牵牛星、天狼星、金星、木星……宇宙之中,纵有星星千万颗,没有一颗不会应树之约,因为树讲诚信,定好站在那里,就千年如一。

  古树不骄傲,在村人的眼里,尽管每一片宽大的叶子都大过星辰的尺寸。它当初就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低于星辰之下,且站在人间,牢记自己的使命。村人没有宗教信仰,不信鬼神,但信古树,古树有灵性。再热的夏天,只要走到树底下,不用多久,燥热的心就会归于平静。一棵古树有一方荫,不但村里的人纳过凉,村里的猪狗猫也纳过凉,它们或是跟在人的后面,或是独自前往,打发着时光。

  年复一年,房子旧了,守村的人老了,树不嫌弃,不离开,默默地坚守着。坚守需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树做到了,树在育人,人却难以做到,白费了古树的一番苦心。人向往热闹之地,向往繁华之城,竞相奔走,最后让村子空了,房子塌了。树的心开始慢慢受伤——心空了,仍存一线希望,年年撑起如盖的绿荫,希望那些背井离乡的人会回来,回来重振自己的村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