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小豹
傍晚,南通路。一些饭店门前摆放起炒冰操作台,还有一些饭店门前摆放着凉菜菜架。地上的一道黄线将这些与人行道分开,黄线的另一侧,人行道上不时有行人通过。
黄线,这道再普通不过的线条,因为将沿街商户与人行道隔开,深受市民欢迎。市民王女士说:“我们不干涉饭店做生意,可饭店也不能把摊位摆在人行道上影响市民出行。现在有了这道黄线,商户都在线内经营,这样不仅满足了饭店的经营需要,而且保障了道路畅通。”
那么,是谁画的这道黄线呢?黄线内外又有哪些要求呢?
“城市管理就是要更好地服务市民。我们在商户和人行道之间画线定位,让商户在线内经营,就是要规范商户的经营行为,还市民一个畅通、整洁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解放区城管局负责人说。
为获得商户的理解与支持,解放区城管局采取执法车辆巡回宣传、悬挂宣传条幅和城管队员现场宣传等多种方式,对沿街饭店业主、夜市经营摊主和群众等三类群体分别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主干道严禁夜市经营,次干道规范夜市经营”“沿街餐饮夜市19时前不得出摊经营”“餐饮夜市要在规定时间规范经营”“餐饮夜市要在规定区域内经营,不得影响道路交通”等内容。
在此基础上,解放区城管局开展了夜市秩序现场治理工作,对沿街饭店进行画线定位,六个执法大队按照各自责任区域每天逐路、逐街对进行夜市经营的沿街饭店用黄色油漆画定经营区域,要求沿街饭店严格遵守夜市经营时间,即每天19时后方可摆放摊位,且严格做到“摊收地净”和严禁搭建各类经营性大棚及私拉乱接电线等有关规定。
同时,解放区城管局还对解放路、民主路、人民路等主干道及各十字路口、丁字路口的零散夜市摊点进行了统一取缔;对具备经营条件的零散摊点,就近引导至果园路与新园路交叉口西北角、工业路与民主路东南角、建设路与普济路西北角、政二街与丰收路东北角等临时夜市疏导区进行集中规范经营。
解放区出台了《解放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城区主次干道餐饮夜市管理的通知》,明确了城管、工商、卫生、食药等执法部门在夜市经营管理中的职责分工,即解放区城管局负责牵头辖区三十二条主次干道餐饮夜市的设置、审批、管理和违章夜市取缔工作,负责对符合条件的餐饮夜市画线定位,并对经营活动中违反城市管理规定的商户予以处罚;解放工商分局负责对经营活动中违反工商管理规定的商户予以处罚;解放区卫生局负责对经营活动中违反卫生管理规定的商户予以处罚;解放区食药局负责对经营活动中违反食品、餐饮管理规定的商户予以处罚。
在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的基础上,解放区城管局加强沟通协作,建立联席会议等工作制度,初步形成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协作、齐抓共管”的夜市经营管理新格局。
“经过整治,明确了辖区沿街饭店的经营区域,取缔六家违章零散夜市摊点,引导五家符合条件的夜市摊点进入临时夜市疏导区进行规范经营,建设路、普济路、太行路等道路夜市经营秩序得到明显改观。”解放区城管局综合科科长胡瑞涛说。
“同志,请把这个菜架往里面挪一下,让出黄线。”7月24日,一位城管队员对南通路一家饭店的员工说。原来,在这家饭店门前一个菜架推车的车轮正好压在了黄线上。解放区城管局城管队员巡逻至此发现后,当即要求其让出黄线。
据介绍,在实际工作中,解放区城管局以六个执法大队为巡查主体,每天每个大队安排八个人和一辆执法车对所负责的区域进行夜市经营秩序巡查监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治,针对一些不听从劝阻和经整治后多次出现反弹的违章饭店或摊主,依法采取行政处罚或暂扣违章经营工具等行政强制措施,维护了良好的夜市经营秩序。
“城管与商贩不是冤家对头。城管的科学管理和对商贩经营行为的规范,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市民生活,营造一个整洁、畅通的城市环境。”解放区城管局负责人说,“下一步,我们对早市摊点也将实行画线定位进行规范整治。”
据了解,解放区城管局一直以来都秉承“堵疏结合”的管理原则,在严格管理辖区夜市经营秩序的同时,通过借鉴经验、实地考察、征求意见等办法,在辖区规划设置了两个精品夜市区(大丰商城广场夜市和新园西路精品夜市),特别是大丰商城广场夜市,经营面积达五百平方米,可容纳餐饮、小吃摊点六十多个,夜市区内统一仿古式餐车、统一桌椅、统一垃圾容器、统一下水设施,并专门进行了整体亮化工程。大丰商城广场夜市因其“规范、统一、高标准、高档次”的特点,成为我市城市管理的新亮点和定点、定时夜市建设的标杆。两个精品夜市区的成功运营,一方面满足了我市广大群众消夏餐饮需求,另一方面也解决了部分下岗工人、城郊失地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创业问题,为今后创建更加规范化的夜市餐饮经营模式和打造具有解放区特色的夜市餐饮文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解放区城管局创新管理方法,在全面推进夜市经营秩序综合整治方面,走出了一条管理与服务“两不误、两促进、两服务”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