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在深圳召开的焦作市情说明暨项目签约仪式上,山阳区与全国地产大鳄碧桂园集团签订了投资20亿元的西经大道两侧商住开发项目,并与深圳荣格集团签订了投资3.2亿元的荣格升级项目,将进一步扩大该集团在该区的投资规模;而不久前,焦作怀庆府电商基地也已正式入驻山阳区华融国际并开门招商……今年上半年,该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24亿元,同比增长18.8%。
“务实重干,加快转型,项目带动。”山阳区委书记孟令武指出,稳增长是山阳区当前最突出、最紧迫的任务,要把稳增长作为中心工作来抓,主动作为,全力以赴,全面推进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确保稳增长目标实现。
抓载体:平台建设驱动促跨越
曾几何时,东方红商贸圈、山阳商城批发市场……这些成功的“商贸样本”是山阳区引以为豪的资本。但随着城市消费水平的提高,一些商业项目无论从档次、规模还是经营范围,都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区经济的均衡发展。
为此,该区以特色商业街区、文化旅游园区、循环产业集聚区三区建设为平台,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力促经济转型升级。
如今,贯通焦作南北的塔南路,串起了华丽蜕变的东方红商圈、焦南新商圈和特色商业区。沿途及周边建设有豪享来西餐厅、奥斯卡国际影城、东方前沿KTV等休闲娱乐场所,人们在这里尽情享受着生活的多姿多彩;投资15亿元的远大·未来城项目销售火爆,4.5万平方米的华融国际大厦已入驻商户90余家;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8家银行的分行总部、11家银行营业网点在此落地生根,形成一个金融中心;欧凯龙家居广场、丹尼斯生活广场、山阳国际商城等购物中心傲然鼎立,满足了人们的生活消费需求;嘉隆国际、龙源湖国际等高档公寓、高级写字楼,成为全市的商务活动中心……
与此同时,随着我市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和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及郑焦铁路建设、城市水系打造、北山绿色景观带构建等重大举措的实施,北部沿山一带的价值越发显现。
如何将独特的地理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山阳区通过专题调研,结合专家的意见,绘就了北部沿山文化旅游园发展的宏伟蓝图。据了解,北部沿山文化旅游园区,西起塔北路,东至山门河,南到解放路,北沿太行山,规划面积20余平方公里。其发展定位是建设集养生文化、道教文化、陶瓷文化、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北部沿山文化旅游园区。
而同处太行山前的焦作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随着基础设施投入的不断加大,总规划面积达到8.75平方公里,通过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及主导产业培育,其发展框架初步形成。良好的环境、优质的服务培育出一大批龙头企业。辖区内三利达射箭器材股份有限公司、力合节能等企业先后在新三板上市。
抓项目:力促转型发展增后劲
“稳中有进的同时,山阳区经济的隐忧也不少。”孟令武说,比如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多。受宏观经济调整影响,重点纳税企业特别是房地产企业利润下滑、税收增幅收窄。
面对挑战,山阳区坚定应对之策:实施项目带动,夯实发展后劲。该区进一步完善招商项目服务督查制度,尤其是加大对项目的服务、落地、进展等情况的督查力度,确保项目引得进、落得下、建得成、发展好,真正实现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引进一批、落地一批、开工一批的良性循环。
该区上下早已达成共识——没有项目的开工与建设,也就没有经济的增长点,就不会形成经济的增长!
6月3日,山阳区五大班子领导带领各街道、区直相关单位负责人,深入丹尼斯、小庄安置小区、科艺棚户区、焦作市怀庆府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东方红国际广场、中弘名都城二期、巡返大庄园、焦作循环产业集聚区多层标准化厂房、征云悦城、恩州花苑等项目建设工地进行现场观摩。
6月13日,在山阳区举办的招商引资顾问聘任仪式上,13名企业家成为区政府招商顾问。
6月17日,远大置业、华融房地产、中弘卓越、汉河电缆等13家企业负责人受邀出席山阳区召开重点纳税企业座谈会,为山阳发展建言献策。
6月25日,山阳区召开专题会议,学习贯彻全市“保增长、促发展”座谈会精神。
6月26日,山阳区组织开展招商实务培训,14个招商小分队奔赴长三角、珠三角等招商主战场,全面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7月7日夜,在山阳区举办的PPP项目推介会上,该区向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大唐金融控股集团和河南希芳阁绿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客商推介山阳区的区位优势。
7月13日,山阳区组织召开项目汇报会,城市建设组、商贸及房地产组、工业组、社区建设组、社会事业组、城市管理组6个工作组分别汇报了各组项目进展建设情况,专题讨论、切实解决项目面临的困难。
……
在专门召开的重点纳税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上,山阳区真诚征求各企业代表对山阳区经济社会发展意见和建议,认真了解企业发展、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于当天安排专人将问题梳理完毕,各分包县级领导于次日到各企业、各项目建设工地现场办公,为各位纳税人答疑释惑、排忧解难,全力以赴为企业发展壮大创造更加优越的环境、更加便捷的服务。
抓落实:优化服务环境保增长
如今,山阳区在广大干部中叫响了一句话:“抓不好项目就是失职,抓不好招商就是无能。”
项目带动,大力招商。该区充分利用现有客商资源,成立各行业商会,以商招商;积极与辖区市属大中型企业对接,做好服务工作,帮助拉长产业链条,形成新的投资产业;成立外出招商小分队,盘活辖区现有闲置资产、存量资产,瞄准重点领域招商,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完善落实优惠政策,为企业搭建创业平台,营造好的发展环境,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以情感商、以诚招商,切实在招商引资上取得实效。
为确保项目建设工作持续推进,山阳区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以项目保增长、促转型、增后劲。围绕年初确定的重点项目,将在继续坚持“一室六组”分包推进的基础上,实行项目建设一套班子、一本台账的考核运行机制,盯紧抓牢、强力推进,真正使新上项目早开工、在建项目早竣工、运作项目早落地,力争项目建设出形象。
具体到产业集聚区,则通过研究创新“工业三产”开发模式,利用好投融资平台,以服务为主导,打造“拎包入住”招商模式。同时,集聚区管委会还与中星街道办事处全面套合,管委会实现“小机构、大服务”,利用投资公司平台,成立商务服务公司,积极开展对入驻项目、投产企业的商务外包服务工作,让企业一心搞建设,专心搞生产;成立人力资源中心,与各大院校、职业技能学院相结合,建立人才储备库,为入驻企业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与此同时,该区还进一步建立完善督查奖惩机制与考核办法,将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干部使用相结合,并将各项部署分解立项,对重点项目、重大工作和重要事项,实行跟踪问效,对工作执行不力、不能按进度完成任务、造成重大损失的单位和干部,坚决给予责任追究,确保各项工作高效运行、真正落实,激发各级领导干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本报记者 许伟涛 本报通讯员 杜永兵 郭芸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