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日趋严重,这种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做法正深深地伤害着我们的孩子。所谓“小学化”是指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部分家长的错误需要,提前把汉语拼音、书写汉字、数学运算等小学一年级的部分教学内容纳入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甚至把幼儿园的大班办成了小学预科班。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偏离了正确的办园方向,给幼儿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危害。
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学前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身体发展有害。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并引起心理上的变化。过早、过多地进行规范性学习,还能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的产生。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学前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害。过早地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按照小学生的标准要求幼儿学习、完成作业的做法,违背了幼儿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学习过于吃力,幼儿必然会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情绪,从而抑制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华东师范大学周兢教授:学前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不利。在幼儿阶段所进行的小学式教育,只重视单项智育或某种技能的发展,忽视了全面性发展的要求,削弱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导致幼儿身心发展的片面性。
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学前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未来学习不利。儿童在幼儿阶段,如果过多地学习了一些小学课本上的知识,他们上小学一年级时,不用花多大力气就可以取得好成绩,由于重复教育,会使这些儿童养成不爱动脑、不爱思考、生记硬背的不良学习习惯。当他们进入二年级以后,面对新的学习内容,会产生不适应的状况,易出现学习成绩下降、急躁,甚至厌学等情况。 网 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