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贾天罡
“校主任,又来麻烦你了。”7月28日10时许,记者来到市第五人民医院内一科时,一位老先生正在向该科主任校庆志打招呼。
据这位老先生介绍,当日上午,他在大街散步时,看见有家药店可以免费测血糖,想到自己也没有吃早饭,就作了空腹血糖检测,结果显示血糖含量达到9.25mmol/l,超出了正常值,就担心自己患上了糖尿病,便急忙到该科找校庆志就诊。经过仪器检测,这位老先生的血糖含量为8.25mmol/l。
“现在还不能确定你患上了糖尿病,等中午吃完饭两个小时后再检测一次。”看到这位老先生一脸担忧,校庆志解释道,“血糖含量空腹时正常值为3.9~6.1mmol/l,餐后两小时正常值为7.8mmol/l以下,如果想要进行精确的检测,还可以进行糖耐量实验,就是口服葡萄糖后抽血检测,但不管如何测,都不得超过11.1mmol/l,一旦超过就可以确定为糖尿病。此外,糖尿病分为3种情况,第一种是空腹血糖高;第二种是餐后两小时血糖高;第三种是两者都高。根据不同的检测结果,我们科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只有对症下药,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今年6月份的一天下午,毋先生来到该科找校庆志就诊,据毋先生介绍,不知道怎么回事,他的右边肢体无力,并伴有头晕症状。由于毋先生介绍病情时吐字不清、说话含糊,校庆志费了好大劲才听明白。经过检查,校庆志确诊他患上了脑梗塞,并建议其住院进行治疗。
经过两天的治疗,毋先生的病情有所好转。谁知,第三天晚上,当副主任马志强到毋先生病房查房时,发现毋先生面色苍白,并出现吐血症状。随后,马志强立即为毋先生进行急救,后经胃镜检查,发现毋先生患上了胃溃疡。
经过10余天的治疗,毋先生康复出院。
在采访的过程中,50多岁的任先生来到医生办公室,高兴地对校庆志说:“谢谢校主任,如果不是你们大力相救,我父亲也不会这么快就恢复健康。我代表全家感谢你们。”
这是怎么回事呢?事情还要从6月28日说起,当日下午,校庆志正在查房时,看到医护人员推着一辆担架车急匆匆地走了进来,担架车上躺着一位老先生,面部呈现出不正常的红晕。据这位老先生的儿子任先生介绍,他的父亲高烧42摄氏度,家人担心有危险便拨打了急救电话。经过心电图等检查,校庆志确诊其为双肺感染,并伴有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功能不全等病症,尤其是心率高达270次/分(正常的心率是60~100次/分),如不降低心率,他的心脏随时可能会停止跳动。经过考虑,校庆志决定为患者进行输液治疗,以达到消炎、退烧、抗感染、强心、利尿、降低心率等目的。
经过治疗,患者的心率恢复正常,其他病症明显好转。然而,患者的病情却突然出现了变化:6月30日,患者高烧40.6摄氏度,心率为125次/分;7月1日,高烧42摄氏度,心率为270次/分。见此情况,校庆志马上为其推射ATP(三磷酸腺苷),并进行深静脉支管补液等治疗。
两个星期后,患者的心率逐渐恢复正常,其他各项指标也趋于正常。目前,患者已顺利出院。
在市第五人民医院内一科,很多患者除了对该科医护人员的技术感到满意外,还对医护人员的服务赞不绝口。“我在这家医院看了好几年的病,几乎每年都要来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和这里的医生、护士相处得非常好,他们对我的照顾也很周到。”采访时,一位患心血管疾病多年的患者说。
“每天的查房必须认真细致,不能漏掉任何一个细节,与患者交流也要特别注意态度与语气,护士在护理时也要为患者进行全面考虑,从而让患者更加舒心、安心。”从校庆志对科室医护人员的日常要求中,记者找到了患者有病后为何愿意到该科进行治疗的原因。
专家链接:校庆志,市第五人民医院(原公费医院)内一科主任、主任医师,市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市医学会精神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临床工作三十余年;擅长急性心肌梗死、肺动脉栓塞、不稳定心绞痛、慢性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健康热线:15203903666
2310707(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