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又名地熏、山菜、菇草、柴草,性味苦、微寒,归肝、胆、肺经,具有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退热截疟等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等病症。
据市中医院药学部主任李娥介绍,柴胡为《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在中医临床上常用于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等。常用的柴胡药膳方有牡蛎柴胡汤、柴胡粉葛猪瘦肉汤、柴胡猪肝汤、柴胡粥、柴胡小米粥、柴胡降脂粥等;临床上常用的方剂有败毒散、小柴胡汤、大柴胡汤、四逆散、逍遥散、普济消毒饮、龙胆泻肝汤、补中益气汤、完带汤、血府逐瘀汤、复元活血汤、柴胡疏肝散、柴胡桂枝汤、柴葛解肌汤、定经汤、升阳益胃汤、升陷汤等。此外,柴胡还可退热截疟,为治疗疟疾寒热的常用之品。
那么,如何鉴别真假柴胡呢?李娥介绍,真柴胡有北柴胡、南柴胡、春柴胡三种。其中,北柴胡为长圆锥形或圆柱形,常有分支,质硬而韧,不易折断,皮部呈浅棕色,木部呈黄白色,味微苦辛;南柴胡根呈圆锥形,少分枝,表面成棕红色或棕褐色,质稍软而脆,易折断,断面平坦,可见油点,气微香,味微苦;春柴胡为带根幼嫩的全草,根同南柴胡,质脆,易折断,断面中央有白色的髓,气微香,味淡。市面上常见的柴胡伪品有大叶柴胡、瞿麦根、蝇子草根等。其中,大叶柴胡为圆柱形,略弯曲,常有分枝,质坚硬,断面平整呈黄白色,皮部与木部紧连,中心多空洞,味微涩,有麻舌感;瞿麦根为圆柱形,多弯曲,下部有分枝,质坚硬,难折断,断面不平坦,中空,味淡;蝇子草根为石竹科植物蝇子草的干燥根,本品为圆锥形,根头部有残留茎枝,茎枝节膨大,多扭曲,断面具黄白相间的放射状纹理。
最后,李娥提醒:“由于柴胡性升散,肝风内动,肝阳上亢,气机上逆者忌用。”
本报记者 贾天罡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