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秋 实习生蒋瑛豪)5月份我市法院开展第四次“雷霆行动”集中执行会战以来,共执结案件1677件,标的额1.36亿元;发布限制高消费令179个,发布悬赏执行公告60个,在互联网录入和发布1152名失信被执行人信息。这是记者从昨日召开的市中级法院第四次“雷霆行动”集中执行会战暨依法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等犯罪行为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开展‘雷霆行动’旨在清理积案,重点执结一批涉及困难群体的民生类案件和涉及焦作金融秩序稳定的金融债权类案件。自2013年以来,我市共有3535名‘老赖’纳入全国失信名单库。本次新闻发布会曝光了王明芹等100名被执行人,还包括河南省龙池曼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23家企业。”市中级法院新闻发言人乔国立说。
为解决执行难题,改善执行环境,切实维护生效裁判和法律权威,市中级法院创新执行理念,探索和建立执行工作新模式,分别于2012年、2013年抽调全市法院执行骨干,在温县、博爱县两地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雷霆行动”集中执行会战,执结了一批复杂疑难的执行积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在此基础上,2014年该院把“雷霆行动”扩大到全市范围,时间也加以延长。今年5月份起,全市法院开展了为期5个月的第四次“雷霆行动”集中执行会战。近3个月来,全市法院共执结案件1677件,向公安机关移送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案45件,作出拒执罪有罪判决13案15人,拘留231人,罚款21起;依法搜查、强制腾出房屋等个案现场攻坚53次。
在具体工作中,市中级法院确立了“法院院长是总责任人、执行局局长是具体负责人”的运行模式,各法院均成立由“一把手”任指挥长的执行会战指挥部,为有序、扎实、强力推进集中执行会战活动奠定了基础。各法院充分运用查封、扣押、冻结、划拨、搜查、拘留、罚款等手段,对规避执行的行为人依法用足用够惩戒措施,促进案件尽快执结。
“7月21日,最高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的决定》两个司法解释,加大了打击拒执罪的力度,拓宽了打击拒执罪的渠道;将限制高消费拓宽到限制一般消费,对于单位被执行人,从过去的只限制单位的消费,扩大到包括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以及实际控制人等相关人员。下一步,各法院将运用好这两个司法解释,加大对消极履行、规避执行、抗拒执行的被执行人的惩戒和限制力度,督促其尽快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市中级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薛拥复说。
全市法院将依据修改后的司法解释,对失信被执行人,除了继续限制其乘坐飞机和列车软卧出行、不得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住宿,不得旅游、度假等九种类型的高消费行为外,还将积极向银行、国土、房产等部门送达协助执行通知书,绝对限制失信人员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单位被执行人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明确禁止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实际控制人四类责任人员实施高消费及有关消费行为,使失信被执行人处处受限,最大限度挤压“老赖”的生活空间,通过惩治失信行为促使债务人自觉履行义务。
据介绍,全市法院还将会同公安、检察机关依法利用刑事手段惩处拒执犯罪,做到毫不留情、绝不手软;对申请执行人为困难群体的涉民生执行案件,如申请执行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等判决裁定的,被执行人拒不执行构成犯罪的,酌情从重处罚;利用公诉与自诉两种程序,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