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新业态?
近年来,新业态一词成为热词,见诸各地产经报道。笔者查阅各类相关资料,看了许多解读新业态的文章,基本上都是在阐述其意义,而没人给新业态下一个统一的概念。
究竟何为新业态?
尽管目前国内外对新业态还没有严格的、统一的、标准性的概念,但各地都知道要大力发展新业态,只有通过商业模式不断创新,企业才能有生命力,也才能有竞争力。正因为如此,我市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2015年重点工作安排中提出,要“以新型业态为产业导向,培育经济新增点”,围绕市电子商务产业园、新河商务中心区和示范区、焦西、武陟等电商物流园建设,完成电子商务发展规划,优化电子商务发展布局,力争通过三年努力,使我市电子商务率先在全省取得重大突破、实现跨越发展。
但,新业态何以新?
笔者以为,至少包括几层意思:其一,概念里应包括技术创新、产业融合、产业链整合、区域分工及企业组织方式的变革等;其二,形式上可能是某一要素,也可能是其中几个要素的优化组合,但无论是哪一种组合,都应有内涵的创新性、外延的整合性、载体的融合性以及技术的竞争性、政策的敏感性、发展的趋势性;其三,路径上可概括为“强链”“补链”“建链”。所谓“强链”,就是依托我市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矿山机械、造纸机械等传统制造业,推进与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瞄准3D打印设备、智能机器人、智能节能环保装备、高档数控机床、自动化成套设备等领域,尽快落地一批项目,全力发展智能制造业,努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的智能制造基地。“补链”是对现代物流、新能源等提升类新业态加快推进“补链”行动,重点培育发展“微笑曲线”两端企业,引导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拓展,补齐产业链高端环节缺失的短板,实现产业关联发展,打造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建链”是针对电子商务、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培育类新业态,旨在强化产业链招商引进具有核心地位的龙头企业进行辐射与延伸,培育形成较大产业规模和较高集聚水平的新兴产业集群。
坦率地说,在新业态概念横行的当下,颠覆还远远没有到来,扑面而来的更应该是对某一行业的优化。毕竟,无中生有的机会成本太高,而创新也不是为了消除固有的产业优势。故新业态之新,就在业界中人系统思考下心智模式的持续改善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