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国利 许伟涛
(一)双城融合,一朝梦圆。
40分钟,郑州与焦作之间,时空不可思议地转换……
看过河南地图的人,都会留意到一条蓝色的飘带,它是黄河划出的优美曲线——流经平原腹地时,河道把郑州与焦作阻隔,一城在南,一城在北,两城融合真乃天之杰作。
郑焦铁路一线牵,沿线百姓尽欢颜。它挽起的是一条风景画廊,行进其间,奔腾壮阔的大河、雄伟屹立的大桥、连绵起伏的太行群山,移步换景映入眼帘,必将吸引更多说走就走的旅客;它贯穿的是一条黄金通道,这一通道还将向山西太原、宁夏银川延伸,成为全国高铁网络的一部分,吸附集聚周边人流、物流、资金流等,加快构筑一个崭新的“高铁经济带”;它聚合的是一个庞大“朋友圈”,将分享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带来的巨大红利,使郑州与焦作产业对接互补、协调发展更为顺畅。
(二)“米”字一点,落笔郑焦。
6月26日,郑焦铁路正式开通运营。运营初期两地间每天开行10趟列车,郑州至焦作最快仅需40分钟。
而根据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线网规划,河南省未来将打造以郑州为中心、以城际铁路为骨干的“一小时出行圈”,建设北至焦作、新乡,西至洛阳,东至开封,南至许昌、漯河、平顶山、周口的放射状城际铁路网络。
假如您把视野再放大些,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我国将建成“四横四纵”高速铁路。其中,“一横”(徐州—郑州—西安—兰州客运专线)和“一纵”(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广州—深圳客运专线)将在郑州形成一个大“十”字架,未来郑州将成为“米”字形高铁枢纽。这意味着,在郑州坐高铁,不只是“走四方”,而是“通八方”。
这个“米”字如何写?据有关消息称,未来郑州至太原、郑州至济南、郑州至重庆万州、郑州至合肥的客运专线也将逐步建设,“十”字就会变成“米”字,以郑州为中心、500公里为半径的圆可覆盖我国3.5亿人口、700公里为半径的圆可覆盖我国7.2亿人口。这两个圆将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两小时高铁交通圈。
在郑州“米”字形高铁枢纽建设中,“一竖”是京广高铁,目前已贯通;“一横”是徐兰高铁,目前部分路段已通车运营;“一撇”是郑万高铁,有望年内开工建设;“一捺”是郑州经周口至合肥的高铁,项目今年5月底完成预可研报告,今年年底力争完成可研报告。
如此一来,“米”字形高铁枢纽上边的两“点”其中一点,落笔郑焦。
而“米”字形快速通道网络一旦建成,郑州至合肥铁路与郑州至太原铁路衔接,可形成华东、长三角地区经中部与山西、内蒙古、宁夏等华北和西北诸省份的直接铁路通道,有效缩短运输距离;郑州至济南铁路与郑州至重庆铁路衔接,可形成由我国环渤海地区经山东半岛、中部地区、西南地区至东南亚、孟加拉湾新的国际出海铁路运输通道。
(三)高铁开道,经济融城。
“城际铁路承载的不仅仅是对城市人们出行的方便,更重要的是对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支撑。”河南城际铁路有限公司负责人认为,城际轨道成网后,实现了省内和省外的铁路一体化,中原城市群的连接将更加快捷、紧密。
就此,郑焦铁路不仅是中原城市群的一次重新布局规划、一次生活格局的全新组织,更将创造焦作经济生活新的时空观念。
巨变助力转型示范。焦作百姓一直感叹出怀川难。而郑焦铁路将为“出怀川”提供一种舒适化的交通方式。同时,城际铁路将拉近中原城市主轴线上城镇之间的时空距离,从而带动城市发展,促进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此外,城际铁路还可加快城市群内各城市间的联系,实现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半小时经济圈”的目标。
而随着郑焦铁路的建设,焦作市城区路桥建设也将完成一次凤凰涅槃,城区道路的通行状况将大为改观。
巨变拉动产业链条。郑焦铁路沿线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尤为突出。郑焦铁路的建成通车,必将吸引大量旅游客流,对于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开发沿线旅游资源也有重要意义。
现如今,我市十大建设中的产业集聚区建设如火如荼。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畅通的城际铁路,势必也会为产业集聚区起飞注入新的活力。
数据显示,我市目前在建的十大建设项目中,有73%左右的项目属于第三产业的投资范畴。而加大第三产业投资力度,有利于提升我市综合实力、提高民生质量、创造良好的商业投资环境。力度日益加大的城际铁路建设,无疑对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而建成后的城际铁路,将为我市第三产业特别是房地产业的发展注入巨大的发展活力。
(四)郑太高铁,愿景可期。
随着河南“米”字形高速铁路网的提出,“米”字形西北的这“一点”,与原有的郑焦铁路走向基本重合,所以,未来郑焦铁路是郑州经焦作至太原高铁线路的一段,郑太高铁在我市境内设有焦作站和博爱站。
太焦高铁是山西和河南两省规划的“十二五”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是连接山西、河南两省和太原城市群、中原经济区的重要经济纽带。
众所周知,目前在焦作生活工作的山西籍移民很多,但回老家探亲非常不容易。市民李晋光十来岁随父母来到河南生活,长大以后在焦作工作、落户。但父母退休后又回到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老家,李晋光每次带妻儿回一趟家都非常不方便。他说:“长治市四面环山,虽然有高速公路,但还得坐四五个小时才能到家,而且高速公路很容易受到天气影响,遇到雨雪雾天气会封路。如果坐火车一般都是慢车,经常会晚点。如果修成太焦铁路,那就会方便许多。”
据媒体消息称,太焦高铁建设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原则通过工程线路走向、站点布局和技术标准的推荐方案。太焦高铁建设方案起点为太原南站,终点为焦作站,沿途共设10个站(山西境内设8站,我省境内2站),线路全长300多公里,总投资446亿元,技术标准采用CRH系列动车组双线电力牵引,设计行车速度为250公里/小时。也就是说,建成后,太原到焦作约为1小时20分,经由郑焦铁路连接,太原到郑州也就2小时左右。
专家指出,太焦铁路的兴建不仅可以拉近豫晋两省的距离,还使我市增加一条贯通内外的大通道,对于我市的经济交往、旅游观光、物流交换、人才引进等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铁路线的串联,中原城市群正紧紧“抱”成一团,就业梦、购物梦、居住梦都变得触手可及,生活模式也从原来的“单城记”向“多城记”发展。
(五)融动中原,陆上飞行。
不仅如此,郑焦融城后,焦作的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作为中原经济区唯一一个既处于核心区又连接省外的城市,焦作具有连接豫晋两省的独特区位优势。郑焦铁路开通后,按最快设计时速,焦作到郑州30分钟,我市将与郑州实现同城化、一体化。目前,我省正全力打造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未来的郑州将成为面向全球的现代航空都市和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我市将和郑州共享与全国、全球直接对话的优势和发展红利,有助于实现借台唱戏、借梯登高和借力发展。
同时,郑焦铁路作为《中原经济区规划》的“米”字形铁路网中郑州至太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我市将成为连接晋东南的长治、太原地区与郑州之间的最便捷通道,焦作作为豫晋合作发展“桥头堡”的枢纽地位将更加突出。
而郑焦铁路开通,必将使我市旅游业的实力进一步增强,游客旅游方式将发生变化,散客游、自助游、周末游等数量将大幅增加,“快旅慢游”格局将加速形成;旅游市场格局将发生变化,更多的旅游线路和产品有条件进入高端市场和国际市场,外地游客在焦停留时间延长,旅游规模迅速扩张,旅游收入明显提高。
按照国际惯例,得益于交通枢纽功能的延伸,火车站所在区域小到3~5平方公里、大至8~10平方公里的范围,将形成一个以火车站为中心的商业圈,出现“轨道商业”。此外,围绕郑焦铁路在我市设立的焦作、武陟、修武西3个站,都将形成新的商圈。
专家预测,到2020年,郑焦铁路的乘客可达1086万人次;到2030年,乘客可达1480万人次。递增的客流中,来自我市和晋东南的群众可充分享用郑州机场、体育、文化、医疗、商业等基础设施,使郑州这些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也大大提高。
据统计,自郑焦铁路6月26日开通至7月6日,郑州站共计售票38132张,日均售票2878张,上座率82.8%;焦作站至7月8日共计售票38611张,日均售票2970张,上座率84.2%。
(六)高铁时代,绘就财富“动脉”蓝图。
如果把铁路比喻成经济发展的动脉,那么,高速铁路就是地区经济腾飞的加速跑道。
郑焦铁路的开通,筑起了360多万焦作人的“同城梦”,拉近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放大了资本、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的空间,促进了城市间的“同城化”和“一体化”。从此,焦作和周边地区形成了“半小时交通圈”“半小时生活圈”“半小时经济圈”。所以说,高铁对焦作经济的推动作用是全方位的。
加速了人口和物资的流动。郑焦铁路开通后,旅客和货物周转量将大规模增加,且在途时间明显缩短,时间和金钱成本降低。加快了交通设施完善步伐。配合郑焦铁路还需要做好城市所辐射区域的公路、水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提高规划营运水平。推动城市就业和经济增长。服务业、商业、休闲娱乐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扩大城市就业、稳定房价、促进消费、拉动内需。加剧经济集聚效应。高铁使沿线城市的交通通达性大大改善,是否有“大运量、高速度、高密度、公交化”运输优势的高铁,已经成为异地投资的重要考量指标。我们要主动融入高铁经济时代大潮当中去,承接更多的经济资源到焦作来。
在文化旅游方面,郑焦铁路的开通必将刺激我市旅游业的发展,使得长途城际间沟通成为可能,促进焦作观光旅游、商务旅游和会展旅游的发展;促进中长途观光旅游路线的开发,特别是对那些具有特殊旅游资源的不发达山区的影响尤为深远;加强了短途城际间的联系,促进购物旅游和个性文化旅游消费的发展。而高铁强大的运输能力为高铁周边一些区域所带来的好处不言而喻,它不仅促进了周边经济文化的发展,更为城市化的进程添加了催化剂。
焦作将充分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抓住郑州自贸区建设申报、航空港建设机遇,主动融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深化产业对接合作,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推动焦作转型升级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进投资37亿元的迎宾路南延及焦作黄河大桥建设,加快与郑州深度融合发展;推进投资9.7亿元的孟州黄河公路大桥建设,打通与洛阳对接通道;配合推进郑太客运专线建设,打开河南通往山西、陕西等西北部的北大门,对接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快建设焦作至新乡、焦作至济源城际铁路,强力打造客流大通道,以大交通促进大发展。
新动力,新速度,新体验。进入高铁时代,对焦作来说,迎来了一个谋求发展的新机遇,必然会打响一场谋求发展的新战役。历史的转折点,已出现在我们面前;新一轮发展热潮,激荡着美丽焦作。借路上路,借力发展,明日怀川,风光无限。让我们抓住“速度经济”的机遇,一起奔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