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人才是现代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一个杰出的人才可以造就一个伟大的企业,甚至催生某个新兴产业。
此次调研,我们到洛阳市考察了两家上市公司,这两家公司都成立于1995年,20年的发展历程充分说明,领军人物能够改变企业的命运,高端人才的引进能把企业发展推向更高层次。其中一家企业是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由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兽医专业的张许科董事长一手创立发展起来的;另一家企业隆华传热节能股份有限公司,原总经理主动让位,聘请原中船重工725所所长孙建科先生担任新的总经理后,企业业务从生产冷却装备,跨界到了水处理、新材料领域。
近年来,我市十分重视人才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人才的吸引、稳定、培养和使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但仍存在人才总量小、结构不优、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仍面临人才回不来、引进难、流失多的困境。下面结合我市实际,从引进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三方面谈一些建议。
一、坚持多措并举引进人才
在人才引进上应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引进与我市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一是立足产业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继续实施“焦作英才588计划”,围绕我市战略支撑产业、新兴产业、新型农业、文化、旅游服务业等领域,面向海内外,引进能够带动产业升级的技术研发人才,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高新方向发展。
二是借助乡情引进大批本土人才。无论是从焦作考出去的学生还是来到焦作求学的学生,都会对这片生活过的热土产生深厚的感情,一旦回来或者留下来,会相对稳定,不易流失。因此,要把这类人作为引进的重点对象。如去年我市和大连理工大学对接合作,就是借助了校长郭东明是我市温县籍人才。再如从英国留学归来的崇义轻工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晓,不仅自己回乡创业,而且带来了多位同学,通过一个人引来了一个团队。通过采取亲情感召、政策吸引等措施,吸引从焦作考出去的高校毕业生返回故乡,吸引在焦高校的毕业生留在焦作,以“柔性引才”的方式调动焦作籍在外人才为我市发展贡献聪明才智。
三是运用市场化方式持续引进各类人才。鼓励有资质的国内外人才中介机构进入我市人才市场,提供高端人才寻访和人才测评、培训及人力资源外包等综合服务,改变目前人才引进工作政府主导的局面,以市场化的方式,增强引进人才工作的可持续性。
二、着力优化结构培育人才
人才是一种特殊资源,其价值完全在于开发使用。因此人才工作既要抓引进,更要注重现有人才培养使用,优化人才结构,用好现有人才。
一是人社部门要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在做好失业人员、农民工等就业培训的同时,要大力培养引领企业科学发展的企业家群体,逐步造就一批技术型、专家型的企业家。
二是激励企业完善内部培训。据《财富》杂志统计,在美国排名前500强的公司中,大约70%都拥有各具特色的企业大学。国内一些知名企业也建立了自己的商学院,如海尔大学、联想商学院等。调研中了解到普莱柯也设立了普莱柯学院,以此为平台,培养和储备人才。因此,可激励企业围绕岗位工作特点对员工进行再教育,持续提高员工技能和综合素质,使之做到能力与岗位相匹配。
三是加快党政人才的流动。健全机制,鼓励有一技之才的机关干部到企业发挥所长,充分发挥人才的价值和潜能,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
三、积极营造环境留住人才
在引进人才、培育人才后,更要争取让人才不流失。
一要营造宜居环境。调研中得知,洛阳2005年就在新区最佳地段征地4.584公顷,总投资2.45亿元,建设了环境优美的高层次人才住宅区,建设费用采取由政府、单位和入住人员各负担三分之一的办法解决,在洛阳工作5年以上,住宅产权归个人所有。前段时间,媒体以一则很吸引眼球的标题报道了郑州市人才政策:“郑州发布最强引进人才政策,管经费管住房还管丈母娘”。上海等先进发达地区也十分注重解决人才最实际的住房、医疗卫生、子女教育、养老院等需求。作为内陆城市,我们更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软服务。
建议加快市人才服务产业园项目建设,发挥政府力量,提供企业自身无法提供的服务,提供医疗、子女就学、老人养老、公共文化服务等社会服务,关注人才的个体化需求,解除人才生活上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专心致志地搞科研、谋创业。
二要营造创业环境。依托设在我市的各类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引进高层次人才参与研发,共同创业。依托产业集聚区、高校,打造一批孵化器、创业园、众创空间,给予政策支持,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才特区”,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广阔空间。
三要营造政策环境。不断完善人才政策,加大落实力度。在人才的争夺战中,各地相继出台新的人才政策,我市也要不断补充完善政策。一方面以全球视野、国际化方法招揽海内外尖端人才;另一方面也应突破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以更加灵活、务实的政策留住现有人才。如对企业派出去深造后归来的人才,凡符合我市引进人才条件的,可视为引进人才给予相应待遇,避免出现培养出的人才被外地引走了的尴尬局面。
总之,我市应以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为目标,着力引进、培育、留住一批适应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作者为市政协委员、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综合调研科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