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业仅一周,中国书店北京雁翅楼店就将原先的免费阅读区变为消费阅读区,读者在购买饮料或书籍后,才能在该区域阅读,此举引来部分读者不满。书店负责人解释称,因常有无关人员将免费阅读区当成休息区,占着位置不读书,甚至影响其他读者阅读,此举是为了保障阅读区良好的阅读环境。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芙蓉仙子晓阳:从免费阅读区到消费阅读区,是无奈的选择还是经营理念的改变?理解万岁吧!只愿书店书香依然、风景依旧。
@文静1078:最讨厌去书店免费阅读区占座、聊天的行为。读书,静以养心,聊天制造喧闹的噪声是不合适的。如果想让书店给我们提供免费阅读区,就得学会自律。不然,丢的是你自己的脸,还读什么书,回家得了。
@怕羞的影子:变免费阅读区为消费阅读区,可以有效阻止把免费阅读区当成休息区的人,同时能让真想读书的人安静读书。这规定对不想读书的人来说不近人情,但对真想读书的人来说是一个善举。
@梦特丝威: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免费容易让个别人钻空子。北京那样的地方,寸土寸金,谁舍得长时间免费?
@清秀小丹:实体书店一直不太好经营,因为互联网购书便宜,已经挤压了实体书店的利润空间。实体书店增加与爱书人之间的互动是可行的措施,但是如何识别真正的爱书人却是很麻烦的事情。对于强占资源的人,不提供免费资源也是无可奈何的下策,毕竟资源有限。
@浙江人2号:有人占着书店的位置不读书,这样不太好,毕竟人家是做生意的。我觉得商家这样做没问题,因为我一直认为,读花钱买来的书和免费读书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射阳快报:书店为了降低成本,设立消费阅读区未尝不可,但应该提前告知,不能先免费几天就变卦,那就招人恨了。
@小甜的公主:书店的免费区不再免费,反映出当前我国的公共阅读资源缺乏,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在我国的人均纸质书阅读量落后于欧美、韩国的情况下,要想让人民享受阅读的乐趣,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如建设一些公共图书馆、开展免费赠书活动、设立家庭读书日等。
@心草芳菲:倡导全民阅读,不能和金钱挂钩,但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因为企业也需要生存发展。建议书店还是保留免费阅读区,给爱读书又消费不起的人一个读书的空间。
@苏洛书8023:个人觉得,书店里大多数人还是在读书的,让人消费以后才能读书,可是买饮品之类的洒了怎么办?弄到书上谁负责?
@胜平王大头:书店存在的价值并不只是卖书,它是读者的心灵家园,是知识的殿堂、思想的天空。如此“免费”变“消费”的规定,是对书店生存理念的改变,也让读者嗅到的不是“书香”而是“铜臭味”。
【下期话题】
8岁娃写保证书
“妈妈给我充150元,条件是开学前一个星期我要把英雄联盟(一种网络游戏)删了,不能再玩了,18岁再玩。”日前,重庆8岁男孩熊熊(小名)写的保证书,在朋友圈被转载。同时贴出的还有熊熊的另一封保证书,为让孩子学会独立睡觉,妈妈同样采取了先给游戏充值,后写保证书的方式。保证书,考验的是双方的诚信,10年期限的“契约”该如何坚守?孩子真能因此戒掉坏习惯吗?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郭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