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阎河)今年上半年,为解决影响城区空气质量的突出问题,扭转大气质量恶化趋势,市政府启动了“2015蓝天雷霆”大气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并进行了10项整治行动。据了解,截至目前,这10项整治行动均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中,全市排查大气排放企业331家,完成整改319家;排查整治建筑拆迁工地155个,全面落实防扬尘措施;667家露天有烟烧烤摊位得到清理,排查固定餐饮门店1442家,有效整治1295家;淘汰黄标车657辆,实行黄标车限行、禁行管理;完成189台燃煤锅炉拆改;交通、公安等部门对城市道路开展联合执法,综合治理道路扬尘污染;对露天有烟烧和北部山区生态环境治理开展跟踪暗访和回头看活动,严防反弹,巩固以往整治成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煤场整治行动中,我市有关部门齐心协力,积极进行整治。其中,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率先出击,做到62家煤场快速关停到位;沁阳市面对任务量大等难题,态度坚决、措施得力,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武陟县共清理外运煤炭8万余吨,并在山煤集团武陟煤炭物流园划定200亩地块,引导园外煤场进园经营。
今年年初以来,我市还以断面水质改善为目标,全力开展清水行动。据了解,在推进碧水工程实施过程中,省碧水工程确定的7个水污染防治项目,目前已完成1个、调试5个、在建1个;1座污水处理厂提标工程正在调试;市碧水工程(不含省定项目)确定的9个项目,目前已完成1个、调试6个、在建2个;2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目前在建1个、调试1个。同时,我市还加快推进流域规划治理项目实施,42个国家、省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项目,目前已完成29个;在对海河流域涉磷企业进行的全面排查中,对20家企业安装总磷在线监控设备,实施实时监控;在推进排污企业废水提标改造中,计划再完成10家重点企业废水提标改造工程,目前9家企业正在调试,1家企业正在建设。
此外,我市严格落实生态补偿机制,修订完善了流域水生态补偿制度,增加考核因子,提高补偿标准,加大补偿力度;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污水处理厂16座,日处理污水能力达60.5万吨。为确保污水处理厂“吃得饱、转得开”,市环保局还提请市政府协调解决了一批“卡脖子”工程,加快推进雨污分流管网建设,提高城市污水收集能力。
据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还开展了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的农村环保工作。其中,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5个,目前在建4个;开展了生态创建活动,全市共安排项目61个,目前已完成34个、在建27个;开展了畜禽养殖治理,共安排治理项目15个,截至6月底,2个项目已完工、13个项目正在施工中;对35家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截至6月底,除1家企业取消、5家企业长期停产、1家企业未开工外,2家企业已完成,26家企业正在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