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山阳镜像 上一版3  4下一版
致敬,身边的榜样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5年8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致敬,身边的榜样
本报记者 麻 酩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郭爱萍正在跟机修班的师傅学习汽车修理技术。
  本报记者 陈作华 摄
  杨法谊在蔬菜示范种植户的蔬菜大棚查看西红柿长势。 本报记者 麻 酩 摄
  刘金玉在维修毛杆。 本报记者 麻 酩 摄
  石红果正在点钞。
  本报记者 许伟涛 摄
  毋启富在写工作笔记。
  本报记者 邓 帆 摄
  李玉刚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本报记者 刘 婧 摄
  王三留照顾母亲起居。
  本报记者 王正义 摄
  孙世杰在指导队员练武术。
  本报记者 孙 军 摄
  薛陆成(右)和他资助的学生高兴地收到了高考录取通知书。 本报记者 孙 军 摄
  吕庆丰(中)在试验田里查看小麦新品种的生长情况。 本报记者 张 鹏 摄
  刘瑾(右)下乡走访执行当事人。
  本报记者 张 冬 摄
  李大联正在检查产品质量。本报记者 董柏生 摄
  王成俭正在为顾客理发。
  本报记者 詹长松 摄
  杨常珍在整理图书。
  本报记者 王正义 摄
  张景霞(右)在手术室为患者手术。
  本报记者 王正义 摄
  仝来富整装待发送邮件。
  本报记者 原文钊 摄
 
   

  榜样,是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洞彻灵魂,见贤思齐。

  “身边的榜样”,也是一面镜子,可以让怀川儿女以贤为师,正己立德,在各行各业中,为城市建设贡献正能量。

  镜像榜样,我们以礼赞的名义对照榜样找差距,完善自我,奉献社会;镜像榜样,我们以图片的形式定格朴素瞬间,感知模范力量,传递点滴感动。

  征集10批典型,触动了460余个灵动音符;集中宣传240个榜样人物和集体,奏响了一段段感人的曲调;历时五个春秋,谱写了一曲振奋人心的乐章。

  《身边的榜样》是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市属各媒体在主要版面、黄金时段,重点打造的先进人物系列报道,5年来,经我市宣传的“身边的榜样”中,先后有52人入选“中国好人榜”,4人被评为“河南省道德模范”,他们与其他数百名榜样一起,为我们展现了身边“小人物”的点点滴滴,为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增添了精神动力。

  “身边的榜样”,是岗位标兵,是道德模范,是先进典型,更是一群朴素鲜活的普通人。他们鲜有石破天惊的事迹,只有潺潺流水的奉献,“身边的榜样”就是我们身边的“你、我、他”。他们是最基层的楷模,来源于群众,服务于群众,能够在某个瞬间、用朴素的言行触动人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感动身边的人、激励身边的人,引领怀川儿女以更强大的精神动力建设美丽家园。

  一群人与一座城,充满了辩证关系,个体与城市荣辱共担、血脉相连。“身边的榜样”,向焦躁的社会洒下了滋润的甘霖,向忙碌的人们传达了情感的温度。其实,各类社会角色之外,我们还可以对自己要求更高一点,向榜样看齐。

  凝结片刻,成为永恒。

  今天,我们用镜头定格他们生命的瞬间,以图片的形式向全城传递榜样的力量,这不仅是对“身边的榜样”的价值肯定,更是对全社会崇德向善时代方位的导航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激励身边人,感动一座城,不经意间,你会发现,榜样就在你我身边。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