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警务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注意防暑降温 忠诚履职尽责
宫松奇慰问驻焦部队
“拼命三郎”周高峰
“办案高手”王文翰
“火线英雄”邓风光
“爱心接力”陈志强和史征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8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火线英雄”邓风光
本报记者 邓 帆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邓风光进行建筑物攀登训练。
 
   

  在火灾和抢险救援现场,他舍生忘死、胆大心细,在每次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总是冲锋在前、敢打敢拼,曾被评为省、市优秀共产党员和全省优秀人民警察等,荣立三等功三次。他就是被誉为“火线英雄”的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中队战斗三班班长邓风光。

  当一名合格的消防战士,必须有一身过硬的业务本领。在日常训练中,邓风光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一次攀登挂钩梯训练,他的膝盖重重地磕到梯蹬上,他强忍着钻心的疼痛,坚持爬到四楼,膝盖肿得像个馒头,上面血迹斑斑。为了尽快缩短与老战士之间的距离,练习引体向上时他脚上勾着一盘七公斤重的水带,练短跑时他腿上偷偷绑上沙袋,他每天坚持做300个俯卧撑、100个杠铃深蹲。短短两个月的训练下来,他磨破了三双胶鞋,穿破了两套作训服,最终在该支队举办的铁军大比武中,夺得400米综合体能操第一名。

  邓风光明白,随着社会发展对消防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随着消防装备器材科技含量的不断增大,光靠力气和无烟、无火的一般技能训练远远不够。装备资料缺漏,他就细心整理;装备性能不熟,他就不断演练;遇到疑难问题,他就采取别人练一遍、自己练三遍的“笨”办法,几乎把休息时间全“挤”到了学习和训练上。他对消防理论、装备技术资料、特勤装备已经了如指掌,对辖区一级防火重点单位情况、化学危险品性质、装备器材性能、各类火灾特点及扑救方法都能做到“一口清”。在化工产品泄漏处置训练中,刚开始,邓风光和战友们的堵漏速度一般在两分钟左右。为了提高训练成绩,他与战友们反复揣摩动作要领,通过反复练习和借鉴外地经验,采取增强堵漏带内气压的办法,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堵漏成功率,而且操作时间大幅度缩短,一分钟左右就可以完成堵漏作业。为了这一分钟的提高,他不知受了多少伤、流了多少汗,每次训练都要背负空气呼吸器、身着密不透气的数十公斤重的重型防化服,衣服就像刚从水中捞出一样,防化靴内的汗水能倒出来。正是凭着这种敢于挑战自我的精神,他成了中队的特勤装备小教员,还培养了一批批特勤骨干。

  邓风光把青春奉献给警营,参加灭火抢险救援战斗1200余次,营救遇险群众60余人,以精湛的技能、顽强的作风、坚忍的意志践行了人民消防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