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省师德演讲征文评选活动 我市获佳绩
用心呵护 从不放弃
市教育局启动教育事业 “十三五”规划起草工作
沁阳市教育局 举办2015年暑期信息技术教育培训
用心做教育 用爱去感恩
播种理想 收获希望
服务产业集聚区建设 密切校企合作促就业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8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心呵护 从不放弃
——市道清中学打造群众满意学校(中)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记者 刘 婧

  见习记者 贾定兴

  实习生 李兆瑞

  7月8日,对市道清中学的老师们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那天上午中招成绩揭晓,在市道清中学小会议室,当老师们得知16人过焦作一中分数线,40人过焦作一中分配生线时,都沉默了。片刻,几个教师眼圈微红。该年级组组长雒麦莲有些哽咽:“孩子们很争气,不枉我们的付出。”

  道清中学有着窘迫而艰难的过去。2008年下半年,我市对教育资源进行大整合,道清中学撤销高中部,接收市外国语中学初中部,变成纯初中学校,市道清中学改造项目被列入我市重点工程。

  全体师生搬出道清中学原校区,暂时借用道清小学的一幢实验楼开展教学工作。为了给学生们提供尽可能大的学习空间,学校一个年级二十几位教师挤在一个狭小的实验室办公,有的连作业本都没地方放。

  优质生源纷纷转走,学校很难招到和留住优秀学生。2012年学校搬回新校区,校园面貌焕然一新,但招生状况仍未能改变。

  “我们坚信每个孩子都能成才,坚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能改变面貌。”市道清中学全体教师攒着一股劲,拧成一股绳,立志打翻身仗。

  三年前,到这里就读的学生入校时大多成绩平平,许多学生的父母是进城务工人员或做些小本生意疲于奔忙的小商贩,平日里无暇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的学习上。

  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不会科学合理地分配利用学习时间。面对这样的学生,如何引导?怎样培养?让每个孩子都成才听起来简单,做起来艰难。

  孩子们入校时自我管理能力弱,教师们干脆陪着孩子们学习。怕孩子们的自我作业效率不高,雒麦莲老师寸步不离地看着学生写作业,通过面批面改,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点,一对一地进行辅导。

  语文教师李金凤,无论刮风下雨,每天早上7点前都会出现在班里。为了让学生们能自如地运用每个知识点,她长年坚持早读时间一个一个挨着检查学生知识点的掌握,遇到学生没掌握的知识点,她都会倔强地看着、陪着直到学生背会为止。李金凤说:“这样做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我在关注他。”

  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很大程度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在道清中学不论是尖子生、苗子生还是学困生,教师们都尽心呵护为孩子的成长负责。

  张继军老师患有糖尿病,每天需要注射胰岛素。他所带班级是普通班,学困生较多,相对于重点班较难管理,为了掌握孩子们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在学生的习惯养成上下功夫。张继军索性搬着凳子坐在教室最后一排跟班上课,引导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水涨船高,只有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想方设法带着全体学生提高,才能提升整体教学水平。”该校主抓教学的副校长鹿丽丽说。

  为学生成长拼尽全力的不只是班主任。已近退休的化学老师江作罡,了解到郑州市的一些学校尝试在8年级开设化学课,更有利于学生初中阶段化学知识点的消化吸收后,他主动请缨,为初二年级的学生开设化学课,为的是让学生们能更扎实地掌握知识点;体育老师王景霞,根据学生个体制订不同的训练方案;英语教师张淑梅、谢娟娟平时少有话语,对待学生却是言无不尽,倾囊相授;政治老师李小雅、历史老师杨梅专业水平很强,工作上也很要强,中招体育加试后,两位教师便开始争早读时间、午读时间,帮助学生进行巩固……

  盯着、看着、陪伴着。就是这样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分析学情,培优扶弱,对学习成绩处于上层的学生,用家教式辅导、导师式指导,重点扶持,着力培优;对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指导学生寻找缺陷,采取针对性训练;对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注重基础,治瘸扶弱,提高能力。这样良苦用心,让家长体会到了教师们的那股拼劲。

  体育加试满分50分,48分以上的32个;理化生实验考试30分,满分的20个;政治学科、历史学科优秀率多次排名市直学校第一……学生们用成长回报恩师。如今,在道清中学,爱心、责任、奉献成为这个教育团队共同的精神境界,道清人用坚韧踏实的特性书写未来,出名师、办名校,打造优质生源基地,铆足劲儿办群众满意的学校。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