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团市委开展的“我为老兵拍张照”公益活动已经进行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截至昨日,摄影志愿者共走进18名老兵的家中,聆听他们的故事,用镜头向老兵致敬。
8月4日,在报纸上看到团市委正在征集老兵信息的消息,年过八旬的老人贺承炎主动找上门。别看他年纪大,可身体依然硬朗。老人一生经历坎坷,参战时曾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转业回到地方后,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地方建设中来。当日,在团市委,老人拿出了一份回忆录,厚厚的一沓资料讲述了他戎马一生的故事。
在此次拍摄过程中,志愿者手中的相机,为老兵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幅照片,更是一分沉甸甸的永远无法忘记的珍贵记忆。
昨日上午,记者跟随志愿者走进85岁的老兵侯三保的家。1946年参军时,老人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娃娃,一转眼六十多年过去,他已是两鬓斑白的老人。不过,当他回忆起33年的从军经历时,那一幕幕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当年,只有18岁的他在部队驻地,用一只扁担、一声吆喝,就俘虏了4个国民党士兵的故事被传为佳话。据老人说,1948年,因为条件艰苦,他所在的班每天轮流到附近挑煤做饭。那天,正好是侯三保当班。在途中,他遇到走散了的4个国民党士兵。没有多想,侯三保举着手中的扁担,大喝一声,4个国民党士兵就吓破了胆,乖乖地跟着他回到了部队。
如今,老人的右手大拇指仍比左手短了一大截,在他身上留下太多的战争痕迹。据他回忆,1953年时,已经是某骑兵班班长的他参加了抗美援朝。当时,他和部队首长到部队前沿侦察军情,回程途中被敌人发现。在对面山头的敌人动用了大炮,一枚枚炮弹落到了他们身边。危急时刻,侯三保奋力将部队首长推到了交通沟内,护在身下。当危机过去之后,侯三保这才察觉右手大拇指发麻。原来,炮弹弹片削去了他的一节大拇指,鲜血直流。虽然经历了这么多,可他极少向家人提起这些,直到后来离休之后,在和老伴闲聊时,才无意间说起了这些。
昨日,老人对记者说,转业后,他曾抓过小偷,也曾勇敢救下失足跳楼者,还帮助一个小孩找到了家人,但这些经历都一直埋藏在他的心里。从军33年,军人的天职已深深地刻入了他的骨髓中。“做这些事,都是一个合格军人应该做的,如果有力气,我还会一直做下去。”老人坚定地说。
图① 老兵侯三保。
图② 对于侯三保来讲,这些老照片留给他太多的回忆。
图③ 侯三保在战争时期受伤的右手拇指。
图④ 侯三保在展示他的解放奖章。
本报记者 赵林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