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马村区顺利通过焦作市非法矿产品经营加工点取缔验收工作,该区75家非法加工点的生产设备全部拆除到位。这意味着马村区北山治理“回头看”工作见到了扎扎实实的成效,该区群众的生活环境已在逐步改善。
成绩的背后,是该区党员干部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和正视困难、迎难而上韧劲的体现,面对排查出的75家非法加工点,该区聚合力、出重拳、下狠招,全力治理北部山区生态环境。
治山先治本,从整顿思想开始。针对北山治理工作任务重、时间紧的实际情况,该区主要领导亲自抓,针对北山治理的新要求、新任务进行层层传达学习,并组织宣传队伍进村入户宣传,让群众深入了解北部山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要性。该区主要领导带头承诺:不为任何一个非法开采者、加工者、经营者说情开脱,形成了干部、党员、群众统一的思想防线。同时,该区从思想上引导非法采矿点业主认清形势,自觉拆除设备、清理料场。
攥指成拳,标本兼治出实效。根据《马村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明确北山治理工作各部门工作职责的通知》和《马村区北部山区生态环境治理非法矿产品经营加工点集中取缔工作方案》的要求,该区责令各成员单位对自身所负的责任进行集中梳理,严格落实日常督查制度,实行周报告、月例会制度和现场点评;健全绩效考核工作机制,将工作落实、任务进展情况统一纳入考核内容。同时,该区积极从源头上加强管理和预防,紧紧抓住“管人、管电、管矿”三个核心环节进行标本兼治。截至目前,该区排查出的75家非法矿产品经营加工点已全部取缔,设备已全部拆除到位。另外,该区还对部分重点采矿区域设置了铁丝网栏杆和警示牌标志,并对辖区原持证的矿产品经营加工点进行证照吊销,逐步依法取缔。
坚持回头看,防止死灰复燃。该区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个不留”的原则,再次摸排非法经营点,查漏补缺,登记造册,并对持证非煤矿山生产行为进行强化管理,在重点非法采矿区的必经通道以及边界地方设卡,堵截非法矿产品的运输;实行矿产品运输通行证制度,对合法持证矿山发放统一的矿产品流通许可证,对存在超载、不盖篷布、运输非法矿产品等行为的车辆,一律不得通行,确保查得严、堵得住,用实际行动改善生态环境。 崔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