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焦作网谈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毕业与就业无缝对接
当心生活中的潜在“杀手”
合“牟”
故土方言
控烟执法要知难而进
网友热议我市地方立法
创意与诚意才是中国电影的未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5年8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毕业与就业无缝对接
——市技师学院深化校企合作纪实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是市技师学院焊接加工、机修钳工和汽车维修的实习实训基地。合作10年来,该校为该公司输送了大批的技能人才,很多人已成为公司骨干。图为该校学生在生产现场实习。                    孙 颖 摄
 
   

  本报记者 张 冬

  【本期聚焦】

  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如果学生从学校毕业后,无法适应企业的需求,需要企业再次用相当长的时间进行培养的话,那就说明学校的教育与企业的需求存在缝隙。

  当前,普通高校的教育模式大多数是重理论而轻实践甚至无实践,培养的人才很难适应当前社会高速发展的需求。教学大纲多年不变,忽视实践、没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考试分数评高低等,这些都是普通高校教育模式下存在的问题。而职业教育院校通过对我国传统教育的反思,对新教育模式的不断摸索,逐步形成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教育模式,采用“七分实践,三分理论”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向导,因材施教,探索校企合作模式,走出了一条特有的职业教育新道路。

  【记者采访】

  “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职业教育发展的广阔前景,怎么描绘也不过分。在中国制造飞速发展的今天,一方面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巨大,另一方面大量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现实状况令人担忧。”近日,记者在市技师学院采访时,该校负责人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弊端。

  近年来,市技师学院为满足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以服务企业为出发点,以满足企业人才需求为目标,以企业满意度为衡量办学水平的标准,实现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无缝对接、良性互动、合作共赢。

  该校首先完善了由政府职能部门、各类企业负责人或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学校负责人及业务骨干组成的校企合作委员会工作机制。委员会定期开展活动,研究高技能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问题,听取地方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信息,从企业新技术的运用及市场用人的角度对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方案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方案,根据职业岗位群的需要制订人才培养计划。

  为了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学校与企业合作,互为基地,相互培训。“互为基地,相互培训”这种模式,既提高了企业职工的技术技能水平,也丰富了该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学校和企业距离拉近了,资源互补,达到了双赢。今年年初以来,该校为合作企业提供技术服务项目12项,为社会、企业培训4000多人次,有10多家中外知名企业向该校提供价值近200万元的仪器设备,13家企业在校开设20多期冠名定向培养班,60余家企业成为学校就业、创业基地。

  积极与企业联合,有针对性地开展“订单培养”。近年来,该校先后与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江苏恒力集团、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焊接、维修电工、数控、模具等专业的定向培养,企业提供奖学金,校企共同制订课程计划,共同组织实施。同时,企业将所需产品放到学校,供学生观摩、拆装,并安排技师、高级技师授课、讲解,定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参与生产。

  为进一步让教书育人适应企业需求,该校与60多家知名企业采取“工学结合班”“企业冠名订单培养”“2+1”等多种校企合作模式,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同时,该校坚持集团化办学方向,牵头成立了河南省机械成型技术技工教育集团,参与河南省电气技术技工教育集团、河南省现代制造技术技工教育集团、河南省数控技术技工教育集团等教学团体的教学业务研究与交流,实现了校企、校校之间资源互补、定期交流、互惠共赢的办学优势。

  此外,该校还凭着工科人才集聚、实践能力较强的优势,以柔性项目团队方式整合资源,真诚帮助企业解决技术改造、产品制造、工艺编制、新产品试验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难题,并坚持为地方培训高级技师,为企业技工进行提升培训。同时,以就业为目标,围绕产业用工需求,为焦作市乃至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和重点企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培训服务。近3年,该校共举办企业在职职工、失业人员等各类培训班近100期,接受培训人员达20000人,学员中的多数人现已找到了理想的工作,有的已经成为企业的骨干。

  【网友热议】

  网友【北回归线】:“订单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对学校来说,加强了专业建设,丰富了教师实践经验,提升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相关职业能力;对企业来讲,吸纳了紧缺人才,减少了资金投入,弥补了自身产能和技术研发力量的不足,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员工培训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网友【刺客】:在校企合作的运行过程中,专业课程引入行业、企业生产技术标准,修订教学内容,校企双方共同开发校本教材,专业教学知识体系得到了及时更新,学生通过企业项目实训,其岗位技能、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得到了培养,由此实现了校企双方的双线联动和深度合作。

  【专家解读】

  我市教育专家说,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大中专院校等职业教育院校为谋求自身发展,抓好教育质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该校开展的校企合作模式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做到了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新理念,为教育行业发展带来了一片春天。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