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云卷云舒做“嫁衣”
促进邮政业与电商协调发展
市政协组织委员调研 旅游年票发行工作
新乡市政府考察团莅焦 考察云台山景区建设
好男儿 进军营
孙永宇 孙永宙
“山洪”袭来时
擦亮群众眼睛 看清非法集资
规范窗口管理 提高服务质量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5年8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云卷云舒做“嫁衣”
——记焦作日报社总编室编辑郭剑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主人公座右铭
 
   

  本报记者 李新和

  深沉的夜色越来越浓,喧闹了一天的城市安静了下来,白天车来人往的道路变得空旷,此时,塔南路定和铁路桥下的部分路灯也已按时关闭。

  时针指向了2015年6月15日零时20分。

  突然,“哐当”一声,值完夜班骑着自行车回家的焦作日报社总编室编辑郭剑行至此处,被身后一辆疾驶而来的电动车撞翻在地,一阵剧痛顿时传遍全身。

  报警后,郭剑被同行的焦作日报社印务公司员工杨保星迅速送到医院。经放射科检查,他被诊断为左腓骨下段后部骨折、左胫骨下端后部可疑骨折,在医院接受了石膏固定处理后,回家休养。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然而,郭剑虽然躺在床上养伤,却无时无刻不在牵挂自己的工作。他知道,负责二版的编辑总共只有两个人,如果他不上班,二版的编辑工作就全压在了同事肩上,工作量太大,几乎是一个人无法承受的重担。

  “不行,我一定要尽快回到工作岗位上!”郭剑对家人说。在家仅仅休养了20天,他不顾爱人的劝阻,硬是拄着双拐,克服各种困难,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

  “当编辑,时间是‘扳牢’的,可以说不分节假日,一年到头按部就班,坚守岗位。既然你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得有‘从黑夜工作到天明’的思想准备。”这是人民日报一位老编辑的肺腑之言。郭剑来到焦作日报社之初,就与编辑工作结下不解之缘,一干就是20多年。每天披星戴月、夜以继日的艰辛工作,磨砺了他能吃苦、能战斗、能拼搏的工作作风。他先后干过校对,编过时事版、体育专刊、手机报等,每一次岗位调整,他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每一个重大“战役”,他都能打出漂亮仗。

  2014年2月28日,距河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暨首届全民健身大会开幕还有203天,大会专刊与读者见面了。清新大气、具有很强视角冲击力的版面受到了市体育局、报社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然而,又有谁知道这个版面的背后花费了郭剑多少心血和汗水。为了做好这个版面,他多方查阅资料,精心策划版式,反复修改方案,思考、探索、实践、完善,挑灯夜战、全情投入,他把一切艰辛都默默地埋在了心里,就连春节也没过好。

  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每个星期五,读者都习惯了在《焦作日报》上欣赏名为《聚焦》的极具欣赏价值的优秀版面。9月19日,河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暨首届全民健身大会开幕的当天,《聚焦》整整刊登了30期。

  郭剑戴着眼镜,说话不多,温文尔雅,不焦不躁,行事沉稳。但是,他的身体里却涌动着一股对新闻事业的狂热之情和对工作岗位的担当之心。特别是在编辑文字、设计版面时,他对图片的剪裁、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稿件的编写、标题的提炼都是一丝不苟,力求精益求精。他一直为他人做“嫁衣”,默默奉献,无怨无悔。

  焦作日报社总编室主任吕正军深有感触地说:“郭剑做人谦和,行事沉稳,善于琢磨,他设计的版面常常出乎同行的意料,真让人佩服!”

  2014年6月13日至7月14日,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在巴西举行。在开采编策划会时,报社领导几乎不加思索地决定让郭剑挑起这个重担。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郭剑领着90后美术编辑肖杨加班加点,牺牲休息时间,翻看兄弟报纸,借鉴先进经验,广泛涉猎资料,研究版面布局,从宏观风格的把握,到细节亮点的体现,他进行了无数次尝试,终于定位了自己的风格。

  中国与巴西有11个小时的时差,这对中国球迷是一种煎熬,对编辑来说更是对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挑战:有比赛时要看比赛,没比赛时要琢磨比赛,因为郭剑要创新版面,力求出彩。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挑灯夜战,郭剑终于出色地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然而,当巴西世界杯结束后,在同事的赞扬声中,郭剑深沉地对报社领导说:“从明天起,我得休息几天。我父亲这一段时间身体不好,我没顾上照顾他……”

  作为一名新闻人,不仅要有追求事业的热情,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郭剑始终牢记自己肩负的责任。

  2008年,我国南方遭遇了50年不遇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这场突如其来的灾害使当地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遭受了重创,百姓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经济损失巨大。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市电力系统的干部职工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及时赶赴湖南参加抢险救援。

  当时,正在湖南老家休假的郭剑想方设法与电力公司取得联系,当即取消休假,赶赴抢险救援现场采访。路不通车,他想办法搭乘过路百姓的摩托车;天气寒冷,他就多穿一件棉大衣;双手冻麻了,他就用力搓一搓。

  “全国都在抢险救援,灾区不能没有焦作的声音!”当时,在他的头脑里,只有这个信念。新闻人的使命感使他顾不上劳累和安危,不顾一切地向灾区进发。

  随后,他满怀激情地连续写了两篇有关我市电力系统干部职工赶赴一线抢险救援的新闻报道,并刊登在《焦作日报》一版位置,引起了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受到了领导群众的一致好评。

  新闻是历史的延伸,新闻人是历史的记录者。在新闻事业的征途上,郭剑从来没有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他始终脚踏实地地拼搏,用实际行动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才情与激情,在不为人知的幕后为他人做“嫁衣”。

  记者手记

  我和郭剑不仅是同行,而且同在一个部门共事过。在我们长期的相处中,郭剑给人的印象是温文尔雅,话语不多,行事沉稳。然而,他的内心充满了对新闻事业激情,这种激情就是对本职岗位的热爱。

  郭剑在下夜班途中出车祸,脚部严重受伤,拄着双拐坚持上班,这本身就使我们深受感动,也使我们再一次从郭剑身上看到了工作作风的闪光点。

  报社每次遇到“大战役”,焦作日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王爱军总会说:“让郭剑上吧!”任务再难,郭剑都会克服一切困难圆满完成。在这次采访过程中,郭剑不断重复的一句话就是:“一切以事业为重。”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不顾自身伤情,坚守岗位,无怨无悔。郭剑不仅有一种勤奋敬业的精神,还有一种拼命三郎的劲头,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