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杜玲 见习记者郭嘉莉)平均每天新登记65个市场主体,即平均每天有65人当上老板。这是去年我市推行商事制度改革以来,民间创业实体的增长速度。
从去年3月1日起,商事制度改革在我市全面实施。记者昨日从市工商局了解到,我市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改革企业年检制度为年报公示制度,稳步推进“先照后证”改革,积极简化住所登记手续,探索推行“三证合一”改革,推动各项优惠政策“落地生根”。
今年7月,毕业于焦作大学的王英计划在示范区开一家冷饮店,但听说前置审批涉及食药、卫生、税务、工商等部门,手续繁杂,不禁有点犯怵。令她想不到的是,她去示范区行政服务中心办手续,仅2天时间就拿到了“三证合一”的营业执照。
王英能如此快速获得营业执照,得益于今年6月10日起我市全面推行的“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即把企业登记时需要办理的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合并到一起,在各级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三证合一”综合代办窗口,实行“一口受理、全程代办、联审联批、一照三号、两日办结”的审批模式。目前,全市已有400家新设企业领取了“三证合一”营业执照。
新的登记制度对企业场所、资本、经营范围等登记条件进一步放宽,让更多有梦想的人加入创业队伍,从而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放宽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登记条件,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登记事项。公司登记时,无须提交验资报告,由公司章程自主确定其认缴出资额、出资期限,并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也就是说,理论上可以零资本办公司。企业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工商部门报送年度报告,并面向社会公示。工商部门对市场主体的监管采取每年按10%的比例抽检的办法,对在企业年度报告中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企业予以处罚;住所登记手续进一步简化,申请人提交场所合法使用证明即可予以登记。住所登记不再局限于“一照一址”,而是可以“一址多照”和“一照多址”。“很多现代服务业企业对经营场所要求不高,为了节省成本,用家用住宅就可以注册了。如果没有这项政策,创业者还得再掏钱租用写字楼,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说。
此外,稳步推进“先照后证”改革。国务院已分三批将134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调整或明确为后置审批。对国务院决定改为登记后置审批的事项,一律不再作为登记前置,在办理营业执照时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交相关审批部门的许可文件、证件。
记者了解到,自去年3月1日我市实施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到今年7月底,全市新登记企业6502户,同比增长98.8%。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4103户,平均每天有65人当上老板。
该负责人表示,改革就是为了释放市场潜力,激发创业热情,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提供新活力,带动经济发展。从这个角度讲,我市的商事制度改革开了一个好头,发挥了先手棋、突破口的作用。
据悉,到今年年底前,我市将全面推行企业登记“一照一码”,由原来的三个部门(工商、质检、税务)分别核发不同证照改为由工商部门核发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实现“一口受理、并联审批、信息共享、结果互认”,最大限度降低社会成本和行政成本。此外,到2016年年底以前,建立经营异常名录和企业严重违法名单制度,发挥信用约束作用,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颁发荣誉等方面,为相关部门提供企业信用信息,实现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