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焦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斗笠:将历史戴到头顶的遮阳挡雨工具
图片新闻
旋凉粉: 清凉爽滑的消暑小吃
练氏寻根沁阳紫金坛
河南理工大学国际声乐大赛第四名
我市举办“激情七月,诗意焦作”诗歌朗诵会
出游哪里去 七贤民俗村
我市推出大型太极文化舞台剧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5年8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斗笠:将历史戴到头顶的遮阳挡雨工具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游客戴着斗笠很开心。 王梦梦 摄
 
   

  炎热的季节,太阳晒得让人不敢站在阳光下。面对烈日,人们纷纷撑起太阳伞,戴上遮阳帽,以抵挡烈日的暴晒。那么,在农耕时代人们又是用什么防晒的呢?对,用的是斗笠。现在说起斗笠,可能大多人都很陌生,而在现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它早已消隐在历史的背后,或是尘封在杂物的角隅里。昨日,记者在七贤民俗村里却见到了不少斗笠,一行人戴着斗笠走在古镇老街里,令人思绪万千、浮想联翩,恍如梦境一般。

  本报记者 李 锴 实习生 王妍月

  旧时,斗笠是居家过日子、出工下田地和远行走亲戚的必备行头。一户农家可能难有一件体面的衣裳,但不能没有几顶舒适的斗笠。

  七贤民俗村里的斗笠如斗般大小,是一种以竹子编成的宽大帽子,中央呈圆锥形或圆顶形,四周为圆盘形。它是将成熟竹子劈成竹篾用以作为胎骨,以帽顶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分为上下两层,以细竹篾编成菱形网眼直到帽檐用篾丝固定,然后,中间夹以箭竹叶。

  “这是用来干什么的?”一名小孩子不知道斗笠是什么,就拿着斗笠好奇地问他妈妈。“这是雨具,挡雨用的,也可以挡太阳,这就是以前人们的遮阳伞。”孩子的妈妈给孩子讲起了她记忆中的斗笠。那是她还很小的时候,家里面就有斗笠,下雨天她就喜欢光着脚丫,顶着斗笠在雨中奔跑。雨水淋在斗笠上,声音清晰得可以细数每一滴雨,大的雨滴,声音洪亮,嘭然有声;小的雨滴,声音清脆,咝咝作响。望着笠沿的雨滴,很是享受被斗笠庇护的感觉。尤其雨天到处都湿漉漉的,而她却头戴斗笠,心中自有一种独立寰宇的快乐。

  随后,孩子的妈妈将斗笠戴在孩子头上。庞大的斗笠,遮住了阳光,顿时感觉到了清凉。而且,带上斗笠后的装扮立刻使人有了一种侠客的洒脱风度。唐朝诗人吕岩在《绝句》中写道:“斗笠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那一方斗笠便足以通行天下,了无阻遏,洋溢出那种无所羁绊生活的自豪。

  斗笠具有新颖、美观、时尚、防晒、透气、隔热、防雨、耐用等多种功能,加上顶戴舒适、防风稳固,它不仅可以作为时尚女性和钓鱼玩家的个性遮阳帽,还可作为舞台道具及家庭、饭店赏心悦目的挂件饰品,是很受世人欢迎的竹艺工艺品。

  不仅如此,斗笠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虽起始于何时,已不可考,但《诗经》有“何蓑何笠”的句子,说明它很早就为人所用。《说文解字》中提到一个“簦”字,意为竹篾编的有盖有柄的遮阳挡雨的器具,而有盖无柄的则称之为笠,又叫笠帽。俗语称之为“斗笠”,因其平面如斗大小,故名。

  斗笠,在发展上,经历了汉代的雏形期、明代的成熟期、清代的鼎盛期、民国的兴盛期。

  一顶斗笠,是农民遮阳挡雨的重要工具。但在舞者手中,斗笠却变成了一件极富美感的道具,把劳动的场景变得充满诗情画意。

  戴斗笠,更多的是一种生活。农民头戴斗笠,是一种生活磨难的表现。《红楼梦》里那些个公子小姐也曾戴笠赏梅,俨然很有风度,但斗笠出现在大观园这些富贵闲人身上却煞为矫情。齐己《耕叟》里“春风吹蓑衣,暮雨滴箬笠。夫妇耕共劳,儿孙饥对泣”,那箬笠蓑衣是常年栉风沐雨不辍于耕作的装束。刘长卿《送灵澈上人》中“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是飘零天涯的写照。贯休《道中逢乞食老僧》中“赤棕榈笠眉毫垂,拄楖栗杖行迟迟”,则是对浪迹云游的乞僧的怜悯。李白在看到杜甫落魄潦倒时也曾戏谑他:“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杜甫的穷愁困顿是尽人皆知的,那斗笠斜挂于杜甫身上,自然可知杜公当年的困窘。

  时过境迁,世间万物总有兴衰斗笠当然也不例外,在雨伞已完全替代它之际,它就像一道亮丽的风景,不仅留在我们的记忆里,也留在我们的文字里。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