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综合丨社情民意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市领导检查水气暖管网建设
省文物局调研组莅焦调研文保工作
扎根田间写华章
《丙申年》特种邮票印刷开机仪式隆重举行
全面排查餐饮单位 确保云台山景区餐饮安全
高新派出所查获一起假药案
组织人员与医生代表座谈
市民:接到诈骗电话心发慌 记者:跟骗子周旋揭穿骗术 民警:如遇类似情况需冷静
柏山村急需保护
图片新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8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扎根田间写华章
——记修武县农业局局长杨法谊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记者 麻 酩

  初夏的阳光滋养着田间万物,大地将所有深藏的养分发酵,酝酿着丰硕的果实。6月23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修武县重访县农业局局长杨法谊,是缘于对成为榜样和劳模后依然在田间孜孜不倦的基层干部的敬佩。

  再见杨法谊,依旧的自信,不变的笑脸,农作的辛劳和繁忙的工作已让他的右腿活动不再自如,走起路来一瘸一瘸的。

  “走,带你去看个好东西!”在办公室待不到5分钟,杨法谊便又按捺不住下地了。

  不过这一次不是去看传统的粮食种植,而是一头扎进了瓜果大棚。不一会儿,杨法谊便捧着两个小西瓜出来,用捶轻轻一敲,西瓜应声裂开几半,瓜瓤颜色一层层好似彩虹。

  “这叫彩虹西瓜,尝尝,包你满意!”说着,杨法谊把一块西瓜塞进了记者手里。

  的确,咬一口在嘴里,彩虹西瓜口感果然不一般,香甜爽口,鲜美多汁。

  “没想到您种粮食在行,西瓜也能种得这么好!”在场人员都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搞农业种养风险很大,也存在转型的问题,比如农产品要多元化,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才能增强抗风险能力,做大做强特色农业。”话语间,杨法谊望了望远处的玉米地若有所思,嘴里冒出的一连串专业词语正是他夜不能寐、天天思考的问题。

  对于只有36.9万亩耕地的修武县,杨法谊深知其农业生产条件跟平原地区的县不能比,如何将劣势变为优势呢?

  “我们的目标是做到粮食单产最高,果蔬品质最好。”通过实地调研,杨法谊认为,只有通过充分挖掘粮食增产的潜能,同时做优做强果蔬产业,突出地区农业的特色和亮点,才能让修武县的农业上一个台阶。

  除了布局县农业发展大局,杨法谊每天想得最多的还是怎样让农民增产增收。当了10年的农业局长,走遍了全县的每一寸土地,最了解农民的需求:播什么品种、栽什么苗子、打什么农药、预计收成如何,他事事都过问、事事都操心。

  “特别是有了这么多荣誉后,我工作更加如履薄冰,生怕对不起群众的信任。”杨法谊感叹道。

  前年4月份的倒春寒,杨法谊至今想起来都有些后怕。两天内气温从20摄氏度骤降到0摄氏度,不及时应对这场灾害,农民的收成肯定要受到极大的影响。幸好,在他的现场指挥下,麦田都及时浇上了水,增了温,农民的收益算是保住了,但他也因此落下了病根,直到现在都没有治好。

  “他有一颗农民般朴实的心。”长年跟着他下地指导的农艺师张燕告诉记者,杨法谊身上流露出的智慧和质朴品质,让她很受感染,一起工作时间长了,她感到自己受益匪浅。

  记者手记

  十几年前,“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和“巧种田不如拙施肥”这样的农谚被广大农民奉为“金科玉律”;而如今,在杨法谊的引导下,“科学种植,精细管理”这些流行语也成为农民的口头禅,修武县的农业也因此跻身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行列。

  这些成绩都源于杨法谊勤勤恳恳的工作,把青春献给了事业,把热情留给了工作,把亲情奉献给了人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一位优秀农业基层干部的光辉形象。他常说:“看到农民得实惠,是对我工作最大的安慰,从中我能体会到快乐。”多年来,杨法谊紧紧围绕农业转型、助农增收这条主线,切实履行职责,为民服务,在田间地头书写春秋,他将一个情系农业工作的农业局长诠释得淋漓尽致,成为新时期党员干部的形象楷模!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