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沁阳市沁园办事处袁屯村,望着那一排排农民居住的豪华别墅,享受着干净整洁、绿树成荫的舒适环境,心头就仿佛涌过一股清泉一样。
10年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健康运行,使袁屯村面貌焕然一新,党员干部和群众鱼水关系清风扑面。
坐在自家的沙发上,该村党员吴向东兴奋地说:“前几天,村党支部组织党员学习了省委书记郭庚茂在省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其实,俺村早就实行民主了,群众不让干的事,村干部坚决不干;群众让干的事,一定干好。这不,俺村早早走上了富裕路!”
“四议两公开”:让群众真正当家做主
提起当年被群众选举为村里“一把手”,秦东红至今记忆犹新。
2005年,在群众的一致推选下,该村党支部书记秦东红以高票当选袁屯村村委会主任。然而,这个村曾是有名的告状村,因村账务不清不公开,引发群众强烈不满;因村容村貌差,增收不多,群众怨气很大,对党员干部缺乏信任度,党群干群关系犹如横亘着一座山。
如何打破这一局面?秦东红颇费了一番思量。经过反复思考,他决定迅速推行党支部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的“四议两公开”,保证村里大事小事让群众当家。
袁屯村是一个城中村,改变村容村貌是当务之急,同时也能让群众看到党员干部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事的决心和信心。于是,经村两委会研究决定,很快拿出了拆老村建新村的拆迁规划方案。然而,此方案虽然得到了党员、群众代表大会的通过,可有些村民却依然质疑声不断,怀疑村干部不过是做做样子。无奈之下,秦东红提议让群众当家,召开村民大会让村民投票表决。2007年6月8日,袁屯村召开村民大会,以投票方式进行了第一次村民投票表决,全村共有农户150户,同意116户,占全村总户数的76%。这个结果出乎秦东红的预料。问题到底出在哪?他组织党员干部分头入户了解情况,征求群众意见,发现主要问题集中在新居与老宅的折算上,认为互换价值不合理。很快,该村两委会修改了拆迁方案。
同年6月20日,袁屯村再次召开村民大会,以举手表决的方式进行了第二次表决,村民同意率达到了86%。但秦东红仍然不满意,他决心要达到群众的认可,不能留死角。于是,村两委会又进行了二次调查,并再次组织党员入户做思想工作,最后统一了认识。
同年7月8日,该村召开第三次村民大会,全村150户农户,有147户举手表决同意,占全村总户数的98%,袁屯新村建设才得以实施。
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抉择:民主科学决策
“随着改革的深入,对新时期基层党建和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我市的社会治理和干部作风,能力素质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思想观念不能适应深化改革的新要求,社会管理模式不能适应经济转型加快的新形势,发展方式不能适应环境保护的新期待,依法行政能力不能适应依法治市的新挑战,干部作风不能适应工作任务日益繁重的新需要。因此,必须强力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切实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市委书记孙立坤对加强农村民主科学决策提出了明确要求。
民主科学决策重点以“四议两公开”为主,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大力推进党的领导与基层自治有机结合。
在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过程中,我市把农村具体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重要岗位人员聘用和大额度资金使用事项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全部纳入“四议两公开”范围,指导全市1826个行政村制定了“议事清单”,真正让群众参与进来。
今年3月,武陟县西陶镇西陶村二组修建向阳街道,当时通过公开招标,某工程队以50元/㎡的价格中标。施工过程中,由于该街道清理地面附属物量大,工程队老板核算价格后发现,工程将超出投标价,遂多次找西陶村村委会反映问题。向阳街群众了解工程施工过程后,也纷纷向该村党支部书记史小雨反映此事,认为应该向工程队追加预算。史小雨实地走访后,又组织党支部成员再次走访了解,并召开党支部会讨论提议,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对该事进行了审议,最终得到圆满解决。
民主科学决策:农村(社区)健康发展的“助推器”
在农村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的同时,我市在城市社区推行了“一征三议两公开”,把农村(社区)具体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重要岗位人员聘用和大额度资金使用事项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全部纳入“四议两公开”范围。
武陟县大虹桥乡东张村及两委会拟投资70余万元建设一所慈善幸福院。最初,该村两委会提议建在村外一处空地上,地方大,建起来又好看。但是在村民代表会上,很多村民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距离村较远,老人不方便去。随后,建在村外的提议被否决,重新选址,选在村中心某处位置。再次选址后,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党员和村民一致通过了决议。
2012年,沁阳市沁园办事处袁屯村因工作需要,村两委会想买一辆轿车,党支部会提议后,村委会、党员大会均无异议,当进入村民代表会议环节后,群众认为当前村里发展急需资金,应该暂缓买车。提议被否决后,村两委会尊重群众意见,放弃了买车的念头。
北李万村位于示范区中心地带,现有万鑫商城等3个集体项目,村集体年收入200余万元。该村近几年投资450万元征新村土地209.7亩,投资350余万元完成新村配套的公益设施,没有一名干部出现违法违纪行为,没有一起群众因村财务问题引发的上访事件。该村党支部书记郑奎录深有感触地说,北李万的健康稳步发展,正是得益于坚持民主定事、民主理财、村务公开、群众监管和群众评官等民主科学决策的施行。
有关部门的信息显示,2014年,全市村街(社区)运用“四议两公开”“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对3.65万多件大事、要事作出决议,处理各类事项和问题2.66万多个。过去的一些项目占地、新农村规划、土地流转、低保户认定等让村街(社区)干部头疼的问题,都通过“四议两公开”“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得到了妥善解决。
本报记者 李新和 董柏生
实习生 贾定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