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近年来,尤其是去年以来,我市各级党组织通过抓基层民主科学决策机制,解决群众盼权利公平;抓便民利民服务机制,解决群众难处有人帮;抓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解决群众有地方说理;抓党风政风监督机制,解决群众身边腐败有人管这基层四项基础制度的建立,加强了服务性党组织建设,强力推进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现了民心在基层凝聚、服务在基层拓展、问题在基层解决、党群干群关系在基层密切的工作目标。自今日起,本报将陆续刊发来自基层贯彻落实基层四项基础制度的好做法、好经验、好事例,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麻 酩
“郑主任,见过这么不讲理的没?你可得为俺做主啊!”8月5日中午,在温县祥云镇祥云村的群众矛盾调解室里,该村村民武准情绪激动、语无伦次地诉说起自己的委屈。
“大热天,别急,慢慢说!”倒上一杯茶,调解室主任郑东笑着给武准递了一把椅子。
待武准气消了,郑东才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清楚。原来,这两天武准要在自己家的院子里盖房子,石料、水泥准备妥了,师傅也找好了,可邻居老王说啥也不让他打地基,三番五次阻挠开工。原因是,老王认为武准盖的新房尺寸超过了两家之间的边界,多占的两厘米必须让出来。在自己家的宅基地上盖房子,凭啥要让出两厘米,武准越想越生气,这才气冲冲地找村干部来评理。
郑东开了个证明,让武准去镇档案部门查一下自家和老王家的宅基地尺寸。事实证明,武准新房子丈量的尺寸没有“超标”,反而是邻居老王的院墙超出了两厘米。带着档案部门提供的数据,郑东当天下午便到老王家,摆事实、讲道理,苦口婆心地给老王做思想工作。两个小时后,老王终于同意武准盖新房,并当场将自家的院墙扒掉,让出了多占的两厘米。
“化解农村矛盾既不能用了法、伤了情,也不能为了情、违了法。”谈起基层矛盾化解,郑东深有感触地说,在调解过程中抓住群众争执的焦点是关键,只有设身处地为村民着想,才能赢得乡亲的信任,在调解矛盾纠纷时得心应手。
今年5月份,温县“四项基础制度”建设开展以来,祥云村作为祥云镇党委、政府所在地,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和管理机制,在加强调解员业务培训的基础上,以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核心,将原来的民调委员会重新整合,选出5名文化层次较高、在村民中有较高威望、懂法律的人充实到新成立的群众矛盾调解室。今年上半年,祥云村成功调解基层矛盾纠纷16起,排查隐患问题11个,承办镇转办信访件2起,无一起越级上访、赴京非访事件发生,该村先后被河南省司法厅评为家庭文明示范村、AAA级平安村,被县政府授予综合治理先进村荣誉称号。
“以心换心,才能赢得民心!”祥云村党支部书记王保全说,下一步,祥云村将深入探索村级信访新路子,积极排查、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力争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让群众满意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