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学习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践行“三严三实” 加强党性修养
党员干部要以干事为本
履行财政职能 助推焦作经济发展
用互联网思维发展传统产业
焦作市2014年度社科 优秀成果获奖篇目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8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履行财政职能 助推焦作经济发展
□古明文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在清华大学20多天的学习,我了解了前沿信息,学到了新的知识,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改变了思维方式,尤其是教授们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更令人深思。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结合所学知识与焦作实际,我认为,财政部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服务焦作经济社会发展。

  培植财源,生财有道。经济决定财政,财政来源于经济。做大财政蛋糕,必须从做大经济蛋糕特别是培植财源经济抓起。一是大力发展税源经济,培植骨干税源,坚持效益优先不动摇,千方百计引进、扶持、培育大型骨干税源企业。二是大力发展主体经济,壮大支柱财源,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金”的引导作用,加大对传统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扶持力度,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三是对产业链终端、价值链高端、高附加值、高精尖产品,以及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研发中心、营销中心、信息中心等这些企业,要以零基思维、产业税收为基数,长时间、大比例、讲信用扶植企业。四是在转型升级中,不能调丢了主业、调丢了特色,要强化我市传统优势工业,财政资金要向税收大户倾斜,出台贴息、以奖代补、担保、资本金投入、新增入库税收固定比例奖补个人、返还企业等各种政策,把好企业做好、大企业做大。

  组织收入,聚财有方。收入是财政工作的永恒主题。一是由市政府建立财源、财税、财政工作分析会制度,完善对税务、规划、城管、国土等部门收入目标和考核办法,使财政收入应收尽收。二是加大金融业支持力度,采取财政性资金存款、企业开户等多种形式,撬动和刺激金融企业活跃,积极参与竞争,实现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的融合壮大。三是搞好资本运营,建立政策利益导向机制,对各国有资产主管单位定出目标和任务、定出奖罚政策。四是向上争取资金,立足焦作经济转型,紧紧盯住大的项目,积极争取国家扶持资金,长期盯住跟踪,密切追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经济调整政策,研究把握资金的支持方向,积极争取企业自主创新资金、高新技术研发资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各项优惠政策。

  控制支出,用财有效。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市委“二十一项具体要求”,按照《中共焦作市委办公室 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持续开展督促检查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的通知》要求,开展“三公”经费专项检查,发现和纠正“三公”经费在审批、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并督查各部门、各单位严格按新预算法办理各项支出,使财政支出逐步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健全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将财政监督嵌入财政业务操作流程,加强对预算安排、指标下达、审核拨付、管理使用的全过程制度化控制。加强绩效管理,实施专项资金预算论证、项目评审、支付程序、支付方式、政策管理、绩效评价等各个环节的全过程、全链条绩效管理,使专项资金更“专”、支出成效可见可评。

  盘活存量资金,理财有制。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是创新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要采取各种得力措施,按照上级财政部门的要求,抓紧回收陈欠财政资金,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激发资金活力。要加强跟踪管理,定期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了解资金使用情况,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发挥其使用价值。

  行胜于言,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我当严谨、求实、创新,切实把所学用之于本职工作,为焦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市财政局财政监督局)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