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市教育局获悉,为加快推进我市依法治教进程,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规范中小学教师从教行为,市教育局将采取措施明确禁止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行为,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对群众反映的教师有偿补课问题,市教育局将认真开展调查核实工作,并按照规定予以及时处理。
【观点1+1】
@杨树林duwei:有偿补课能收到丰厚的回报。金钱的诱惑能极大调动在职教师在8小时之外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有偿补课使纯洁的师生关系变成了金钱关系,教学行为变成了商业行为。
@手机用户2055205881:早就该管管了!为了孩子,多少家长选择忍气吞声。
@红叶青鸟:我们用在课堂上的时间已经足够多了,请给孩子多一些自由和想象空间,我们或许能创造不一样的未来。
@暖暖小月儿:我举双手赞成严格监管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这种行为。如果老师一切向钱看,一切唯物质至上,还怎么把心思用在提高教学质量上?还怎么教书育人?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校老师专注于有偿补课,必定会影响日常教学质量。为了下一代,学校更应该注重师风师德方面的考核,给老师戴上“紧箍咒”,让老师把心思用在本职工作上。
@芳心云天:有需求,就会有供给。学生在课堂上总处于“半饱”或“饥饿”状态,父母当然要为孩子找个补充“营养”的地方。老师利用8小时以外的休息时间为学生补课,适当收点辛苦钱也无可非议。但是,如果老师的行为是蓄意之举,就另当别论了。
@芙蓉仙子晓阳:从某种角度上讲,有偿补课盛行,取决于家长的意愿。很多家长都想以补课的方式让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其实那样往往会适得其反,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才是一劳永逸的育人之道。
@yilintaba:想一想,为什么在职教师要选择在业余时间补课,国家又给他们发了多少工资?大家思考问题要全面。
@龙腾四海112:有偿补课是一把“双刃剑”,关键要看我们如何运用。将有偿补课一棍子打死或放任自流都是两种极端的做法,监管部门要对有偿补课进行规范化管理,让真正需要补课的同学得到帮助。
@z531312762:家长想让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有所提升,找个地儿补补课很正常。补课老师收取一定的费用也很正常。毕竟,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是活雷锋,只求付出,不求回报。
@飞吧0皮卡丘:假期里,家长除了让孩子去上补习班外,没有太多合适的地方让孩子去。政府为什么不为孩子多修建一些免费的少年宫、图书馆、科技馆,或多举办一些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呢?
【下期话题】
儿童安全座椅为何
“叫好”不“叫座”
今年1月1日,深圳率先对强制使用儿童安全座椅进行了立法。修订后的《深圳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条例》规定:儿童不得坐在副驾驶位置;4周岁以下儿童乘车必须使用儿童安全座椅,违者对驾驶人处300元罚款。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在深圳实际安装儿童安全座椅的人数还很少,呈现“叫好”不“叫座”的境况。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麻 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