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怀川,水生态文明建设风正劲
以优化发展环境作保障
居安思危 警钟长鸣 坚决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我市召开“一赛一节” 指挥部工作会议
图片新闻
多措并举增强太极拳根祖意识
焦作苏宁战略合作项目签约仪式昨举行
市房管中心:精准发力 升温楼市
2014年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揭晓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5年8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怀川,水生态文明建设风正劲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自去年5月我市被确定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之后,全市按照市委书记孙立坤提出的“高标准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打造特色鲜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丽焦作”的总要求,紧紧围绕水源工程、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水污染治理、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节约用水、水生态景观等七大重点,大力推进山清水秀、生态良好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取得了喜人的成效。

  我市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有优势更有必要。我市北依太行,南临黄河,同时作为南水北调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农田水利设施齐全、区域特色突出、历史文化悠久,围绕除水害、兴水利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特别是2012年以来,我市更加高度重视水生态建设,以水系建设为龙头,以多点水系为支撑的“内部大循环、外部大连通”的水生态体系已初露端倪,为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打下了基础。但是,多年来,由于过度开采煤矿资源,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表水资源严重匮乏,河湖生态日趋恶化,全市人均水资源量仅占我国人均水平的十分之一和我省人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市的基本市情和水情。开展水生态文明试点建设,构建“河湖畅通、生态健康、宜居宜游、人水和谐”的水生态体系日益迫切。

  我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总投资96.55亿元,主要实施六大体系建设:水资源体系方面,通过实施水源工程、引水工程、水系连通工程、城市供水保障工程和农业、工业、生活节水等项目,构建“蓄引结合、河湖连通、多源联调”的生态水网水资源配置,实现“农业用水负增长,工业用水零增长,生活用水适度增长”,保证水源合理配置,改变我市以地下水为主转变为多源互济的供水方式;水环境体系方面,通过实施城市排水管网建设、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农村涉水环境治理工程和水资源保护措施,以污染源综合治理、增加水体自净能力为重点,以河湖水系连通构建现代生态水网为载体,分层次构筑区域内水质保护和水污染控制体系,逐步达到水功能区划的水质目标,建设清洁的水环境系统;水生态体系方面,通过实施北部太行山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滨河带生态修复工程、湿地公园建设、地下水生态补源工程、黄河滩区省级自然湿地保护区建设等一系列工程,修复山区生态系统,建设平原水系生态廊道和黄河滩区湿地生态保护区,打造人水和谐、健康秀美的水生态系统;水安全体系方面,通过实施水库除险、河道治理、城市雨水排涝工程等,巩固完善流域、城市相协调的防洪工程体系;水管理体系方面,通过实施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依法治水管理,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构建多方面需求的水利信息化综合系统,全面推进水利现代化和水资源管理现代化建设;水文化体系方面,通过实施水文化展示基地建设、水文化宣传平台建设、水利风景区建设,水文化遗产与遗迹保护等,加强水生态文明理念宣传与水文化传播,建设具有焦作特色的水文化体系。

  去年5月,我市被批准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以主管市长为组长、市直各相关部门主管领导为成员的焦作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编写完成了《焦作市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

  强力推进城区生态建设,高起点、高标准打造城市水系。目前,我市已累计完成投资20亿元,城市水系“外部大连通”已经实现,引黄入焦干渠工程、引丹入焦工程建成通水;18.5公里大沙河焦作城区段50年一遇防洪治理工程已经完工;新河、群英河、普济河、瓮涧河等城区河道治理正在加紧推进;影视湖、龙寺、圆融等3座山区调蓄水库进展顺利;12公里大沙河带状湿地工程主体建成,效果初显;焦作城区已形成水面8000亩、湿地5000亩。城市水系的“防洪、生态、灌溉、补源、景观”等功能初步显现。目前,灵泉湖和吴泽湖两个引黄调蓄工程已被列为2015年省第一批A类重点建设项目,灵泉湖调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编制完成,正在进行技术评审;吴泽湖引黄调蓄工程项目建议书已编制完成。

  积极推进水源涵养,大力开展深山区水源林建设和浅山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打造北部太行山生态区。我市在城区北部山区,开展大规模、高标准的造林工程;市政府先后实施矿山治理、雨水拦蓄等小流域治理项目,建设了总面积48平方公里的南太行国家矿山公园。利用水利资金实施了博爱、修武山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结合废弃矿山治理和采煤塌陷区治理,实施了万亩义务植树基地。平原区12公里的大沙河带状湿地、幸福河湿地、白墙湿地等一批湿地公园主体基本建成,白鹭湿地、白马门湿地、普济河湿地、山门河湿地和蒋沟河湿地前期工作已开始。

  各县市区把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作为中心工作来抓,统筹安排,强化措施,全力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各县域水系建设和高效节水项目、提升河道防洪安全整治项目、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等全面展开。投资2.33亿元的博爱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项目正在实施;武陟投资8.9亿元的嘉应观黄河文化生态区建设工程主体已建成,黄河滩区三大湿地公园正在积极筹备;温县引黄补源工程框架全面拉开,投资4.26亿元的南水北调取土坑改造形成以正太湖、拳宗湖、常阳湖为一体的引黄调蓄工程正在积极筹备;投资2.31亿元的孟州黄河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一期工程已经完成。

  博爱县紧紧围绕城市发展战略和城乡总体规划,以“健康安全、水通水清、生态环保、人水和谐”的城市生态水系规划理念,编制完成了《博爱县城区水系规划报告》,项目建成后将实现新增绿地面积430亩,新增水面1200亩,组成博爱县城区的河网水系格局,实现城区水系大连通。该县计划投资2.5亿元,治理河道5条,可新增水面面积390亩。该项目实施后,可全面提升河道的行洪排涝能力,河道生态功能逐步恢复,实现“内部大循环、外部大连通”的水系结构。该县还计划投资9000万元,通过对乡镇末级渠系进行维修改造,使项目区村庄河道渠系相连、水系相通,竹林得到有效灌溉,形成“家家门前水、户户周边林”的竹林水乡景象。

  孟州市紧紧围绕“市外连通、市内循环”的理念,打造具有吸水、蓄水、净水和释水功能的“海绵城市”,高标准进行水生态文明建设。该市聘请清华大学水系规划团队,高标准进行水系规划。由财政、水利、河务、环保、交通、集聚区、住建、规划等部门组成团队,积极上报项目筹措资金,已经落实城区环城水系、引黄调蓄池、西工区排洪、湿地等建设项目。

  武陟县成立了由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水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精心谋划,制订方案,科学组织,先后组织实施了白马泉引黄入武工程,城区污水管网和治污设施建设,二干排城区段、蒋沟河、蟒河专项治理工程,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和小农水节水灌溉项目,为构建水生态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焦博修”水系连通工程、温县引黄调蓄工程、黄河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武陟县嘉应观黄河文化生态园区建设工程等十大示范工程,都在加紧建设中。

  经过三至五年努力,我市确定的“多源联调保供给,河湖相连泛轻舟,奇山秀水融覃怀”的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目标一定能实现,一个“河湖畅通、生态健康、宜居宜游、人水和谐”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必定会展现在人们面前。

  ( 本报记者 杨仕智 )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