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下岗职工、残障人员、“4050”人员等特殊群体就业更是难上加难。然而,在解放区焦南街道,2011年以来在1801名下岗失业职工和新增劳动力、887名“4050”人员、233名残障人员中,有96%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零就业家庭被全部消除。
站东社区居民贾小红说:“是街道和社区帮助俺解决了就业这个天大的问题!”这名45岁的下岗工人,因年龄偏大,四处求职均遭拒绝,一家生计难以维持。今年年初,在站东社区的协调下,他被安排到城际铁路护路岗位上。他高兴地说:“现在俺一个月开1700元工资,还给俺交有保险哩!”
在解决就业难这个最大的民生问题上,焦南街道办事处经过多年探索,已经打造出极具特色的服务品牌。2010年,焦南街道就业流动援助分队成立之后,坚持每周抽出两天时间,采取“流动蓝帐篷”的形式,在各社区楼院流动服务,宣传就业政策,收集群众就业需求,发布就业信息,开展职业介绍等多项服务,把就业服务大厅开到了居民楼院中,消除了就业服务的盲点。该分队成立以来,共发布用工信息3600余条,推荐就业334人次,登记培训人员465人。
在社区定期召开招聘会是该街道办事处促进稳定就业的另一项行之有效的举措。各社区充分挖掘本辖区内小微企业和经营门店的就业岗位,介绍本辖区居民就近就业,不仅消除了用工双方一定程度上的不信任,还有利于及时解决劳动争议。两年来,该街道办事处共召开社区招聘会9场,提供就业岗位778个。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该街道办事处先后有5个社区被评为省、市充分就业社区。
针对就业困难人员,焦南街道办事处采取的做法是一对一精准帮扶。每一名就业困难人员都有一名帮扶指导员,帮助其建立帮扶档案、了解当前就业形式、分析自身就业条件、选择求职方向和培训内容。同时,该街道办事处的劳动保障事务所还建立长效动态管理机制,在帮扶对象实现就业后,各帮扶指导员每月25日前必须与帮扶户见面一次,了解就业情况,征求服务意见,确保就业困难人员实现长期稳定就业。
筑牢民生之本,焦南街道办事处还有两台有力的“打夯机”:技能培训和鼓励创业。根据市场需求和失业人员的求职意愿,焦南街道办事处组织开展了多场“定向式”培训,通过举办美容美发、实用厨艺、初级电脑操作、家政服务培训班等,增加了失业人员就业的竞争力和稳定性。与小天鹅酒店合作举办的厨师培训班、与珍美美发学校合作开展的美容美发培训等,培训结业人员就业率达到了98%,自2011年以来,共计1801名下岗失业人员参加了培训。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渐浓,但在焦南街道办事处,抓创业带就业早已成绩斐然。该街道办事处利用黑板报、电子宣传栏和横幅等形式,在居民楼院宣传就业创业优惠扶持政策,定期组织辖区居民参加成功创业典型报告会及参观创业成功企业单位,播放创业帮扶专题片,激发大众创业的愿望,并在站东社区首先设立了“创业示范园”,为创业者提供创业项目、开展创业培训、政策咨询、小额担保贷款、聘请专家指导、创业孵化、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切实为创业者提供“零距离”帮扶。3年来,焦南街道共有168人成功开创了自己的事业,带动568人实现了就业。
2013年,站东社区居民毛馨洁大学毕业后,一时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在该社区“创业示范园”的引导、扶持下,利用大学生创业项目给予的8万元无息贷款资金,在某酒店内做起了百货餐饮业,为该酒店提供配套服务,目前经营形势良好,还吸纳了两名下岗工人实现了再就业。像毛馨洁这样,有318名创业者享受到了额度不等的小额担保贷款,为他们创业提供了资金保障,贷款的回收率达到了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