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出现一种新型诈骗活动:不法分子假冒熟人,通过电话与当事人联系,并利用各种事先设计好的手段,对当事人进行蒙蔽和欺骗,最后导致当事人上当。
8月6日16时许,一男子驾驶一辆黑色轿车到中站区府城街道北敬村姬某某(女,62岁)家门口,冒充其儿子的朋友,将其一对价值1300元左右的黄金耳环骗走。
据警方介绍,此类犯罪的特点,一是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渠道买到当事人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单位、手机号码甚至个人简历,打电话或见面时能报出对方的一些基本情况;二是不法分子往往以当事人的战友、同学、亲戚等关系出现;三是不法分子一般通过电话与当事人联系,只让当事人猜测其姓名,绝不会报出自己姓名;四是不法分子往往提出与当事人聚会等提议,但最后肯定不会见当事人;五是不法分子大多会通过打几次电话让对方相信自己真是其战友、同学或者其他熟人后,以嫖娼被抓、交通肇事、家人得急病等名义向当事人“借钱”,还会找理由说明自己未带银行卡,让当事人往陌生人的卡上汇款。
针对此类犯罪,警方提醒市民从五个方面入手加强防范:
一、接到声称是您的战友、同学等熟人电话后,如果对方不报出姓名,您不要轻易去猜测,以免给自己上当受骗埋下伏笔。
二、如果对方多次打电话与您联系,并且提出借款要求,您就要想办法核实其真实身份,比如通过提问各种问题来确定对方是不是真是自己的熟人,或者向其他知情者了解对方的真实情况。即便对方真能报出您的熟人名字,也不要轻易相信,而要通过其他方式进一步核实。
三、如果确实是多年未联系的熟人借钱,您也要多方了解其信用状况,因为有些不法分子专门对过去的熟人实施诈骗,此类案件发案率也较高。
四、遇到这种情况,不管对方是不是对您进行诈骗,您都要从开始就注意留存相关证据,以备日后之需。
五、一旦由于自己防范不力导致钱财被骗,您要及时向警方报案。 平 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