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长沙市橘子洲沙滩主题乐园确认了“萤火虫展”停办的消息。这家主题乐园曾宣称,每晚将有数万只萤火虫同时呈现,但该活动仅开办两天便被叫停。
此次“萤火虫展”自始至终都伴随着争议和质疑。开园当晚,长沙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发布公开信,对萤火虫主题公园涉嫌非法捕捉野生动物、破坏生态平衡、造成外来物种入侵等方面提出疑问,号召市民不去观看“萤火虫展”。随后,由于举办方无法提供相关手续,涉嫌违法猎捕、收购、经营、利用野生动物,被当地林业部门依法要求停办。对此,有网友击节叫好,认为这是环保与动物保护意识的胜利。在笔者看来,叫停“萤火虫展”的过程固然能够彰显公众的环保意识,但仍谈不上胜利。
主办方既然一门心思打造长沙首家萤火虫主题公园,事先一定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尽管虎头蛇尾、草草收场,但一系列后果已经铸就,无法挽回。比如,大量捕捉萤火虫对于原栖息地和流入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运输和管理过程中萤火虫的死亡损耗。萤火虫的生命十分脆弱,对空气、水质、温度、光亮等条件要求很高。2013年7月,青岛市中山公园曾引进1万多只萤火虫,短短几天后半数以上萤火虫都死掉了。
“萤火虫展”中途夭折并非首例。此前,杭州、上海、青岛、南昌等地都曾举办过类似的活动,最终均被叫停。在这样的前车之鉴面前,长沙市橘子洲沙滩主题乐园依然前赴后继,显然,在一些商家心目中,只有商业卖点和利益诉求,并没有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同时,这也从侧面说明,社会的规则意识和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还存在漏洞。
目前,国家关于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保护制度已经相对完善。相比之下,像萤火虫这样不属于国家级保护动物范围的,很容易被忽视,进而成为被伤害的对象。商家在捕捉萤火虫筹办展览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也不会向林业部门和环保机构进行咨询。即使被叫停,商家往往也不必承担法律责任。
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生物链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萤火虫幼虫是蜗牛的重要天敌,是最具前景的生物防治蜗牛的种类。同时,萤火虫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能够作为生态指示昆虫,反映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状况。事实上,萤火虫本是普通的昆虫,过去在原野、山林、水田边随处可见。如今,萤火虫越来越少,以至于看萤火虫已然成了商机,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社会的一种悲哀。
加强对非重点保护动物的保护,增强人们对生态平衡的理解和重视,遏制工业污染、光污染等城市病,让萤火虫、蜻蜓、蝴蝶等可爱的生灵重新飞入我们的视野,对此,我们依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