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全市工业、建筑业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工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3年年末,焦作市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5775个,从业人员53.58万人,分别比2008年年末增长6.3%和27.6%。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5735个,占99.3%;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8个,占0.3%;外商投资企业22个,占0.4%。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47个,占全部工业企业的0.8%;集体企业38个,占0.7%;私营企业2898个,占50.2%。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4.5%,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2.0%,外商投资企业占3.5%。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占全部工业企业的1.8%,集体企业占0.4%,私营企业占37.3%(详见表2-1)。
表2-1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采矿业225个,制造业5462个,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88个,分别占3.9%、94.6%和1.5%。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采矿业占9.8%,制造业占87.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占2.5%。在工业行业大类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从业人员数居前三位,分别占11.4%、9.3%和8.2%(详见表2-2)。
表2-2 按行业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二)资产总计
2013年年末,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722.09亿元,比2008年年末增长160.0%(详见表2-3)。
表2-3 按行业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
(三)总资产贡献率
2013年,焦作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总资产贡献率为17.1%,比2008年下降13.3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为13.5%,比2008年上升0.8个百分点;制造业为21.3%,比2008年下降15.7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为6.2%,比2008年上升2.2个百分点(详见表2-4)。
表2-4 按行业分组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总资产贡献率
(四)企业研发活动
2013年,焦作市有研究与试验发展(简称R&D或研发)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117个,比2008年增长33.0%,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9.7%。
2013年,焦作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8135人年,比2008年增长145.6%。
2013年,焦作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经费支出19.5亿元,比2008年增长137.6%;R&D经费投入强度为0.47%,比2008年提高个0.02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分行业R&D经费支出及投入强度情况(详见表2-5)。
2013年,焦作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专利申请量857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45件,分别比2008年增长339.5%和181.6%。
表2-5 按行业分组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经费支出及投入强度
(五)高技术产业(制造业)
2013年,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R&D经费支出1.27亿元。
2013年,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专利申请量78件,有效发明专利申请89件。
表2-6 按领域分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R&D经费支出及投入强度
二、建筑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3年年末,焦作市共有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390个,从业人员5.66万人,分别比2008年末增长195.5%和22.5%。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9.7%,港、澳、台商和外商投资企业占0.3%。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占全部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3%,集体企业占1.5%,私营企业占25.4%。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9.1%,港、澳、台商和外商投资企业占0.9%。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占全部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2.6%,集体企业占4.2%,私营企业占13.1%(详见表2-7)。
表2-7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房屋建筑业占25.6%,土木工程建筑业占17.7%,建筑安装业占15.9%,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占40.8%。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房屋建筑业占61.1%,土木工程建筑业占19.9%,建筑安装业占9.0%,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占10.0%(详见表2-8)。
表2-8 按行业分组的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2013年年末,焦作市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14.46亿元,比2008年末增长159.5%(详见表2-9)。
表2-9 按行业分组的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
注释:
[1]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全部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
[2]高技术产业(制造业):按照《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3)》,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具体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3]总资产贡献率反映企业资金占用的经济效益,说明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的收益能力,是企业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评价和考核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
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
其中:税金总额为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与应交增值税之和;平均资产总额为期初期末资产总计的算术平均值。
[4]研究与试验发展: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
[5]R&D经费投入强度:是指R&D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
[6]公报中,法人单位与企业法人单位概念不同。法人单位包括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机关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和其他成员组织法人、其他法人;企业法人是全部法人单位中的一种单位类型,包括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各类企业,以及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
[7]本公报中的国有企业,指企业全部资产归国家所有,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非公司制的经济组织。不包含有限责任公司中的国有独资公司。
[8]表中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焦作市统计局
焦作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5年8月18日
总资产贡献率(%)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仪器仪表制造业
其他制造业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21.16
23.71
11.90
2.22
11.53
0.00
11.12
7.75
2.42
22.24
资产总计(亿元)
2722.09
297.02
0
4.96
17.80
5.26
0.03
0.07
87.14
55.13
85.73
0.86
46.37
12.34
115.58
31.43
0.48
90.57
30.63
2.95
7.97
332.91
81.77
3.81
195.93
315.88
78.74
197.68
75.05
87.37
110.77
144.42
6.32
81.83
10.24
9.29
1.36
3.96
0.95
68.91
13.81
8.77
合 计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非金属矿采选业
开采辅助活动
其他采矿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
食品制造业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烟草制品业
纺织业
纺织服装、服饰业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家具制造业
造纸和纸制品业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
化学纤维制造业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金属制品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仪器仪表制造业
其他制造业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企业法人单位(个)
从业人员(人)
合计
内资企业
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股份合作企业
联营企业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私营企业
其他企业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
390
389
5
6
2
231
18
99
28
1
56563
56076
1470
2360
24
39134
4893
7326
869
487
R&D经费投入强度(%)
企业法人单位(个)从业人员(人)
合 计
内资企业
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股份合作企业
联营企业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私营企业
其他企业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
5775
5735
47
38
68
26
1471
139
2898
1048
18
22
535809
506568
9403
2229
2330
1145
208632
58010
199995
24824
10591
18650
56563 34546 11271 5077 5669
企业法人单位(个)从业人员(人)
企业法人单位(个)从业人员(人)
合 计
房屋建筑业
土木工程建筑业
建筑安装业
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
资产总计(亿元)
合 计
房屋建筑业
土木工程建筑业
建筑安装业
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
114.46
41.97
52.02
10.45
10.02
0.47
0.52
0.55
0.48
0.18
0.22
0.28
5.24
0.58
0.25
1.83
0.75
0.69
0.63
0.68
1.30
0.16
0.08
0.30
0.11
0.41
0.76
0.70
0.63
0.23
2.48
0.06
0.06
合 计
采矿业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非金属矿采选业
开采辅助活动
制造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
食品制造业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烟草制品业
纺织业
纺织服装、服饰业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家具制造业
造纸和纸制品业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
化学纤维制造业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金属制品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仪器仪表制造业
其他制造业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95274.3
15876.5
15876.5
178990.1
3909.4
2733.3
4340.9
228.2
4053
6433.3
5981.3
8062
830.2
20374.7
8689.4
38238.3
8530.9
1117.2
7141.5
1433.6
8590.5
16388
15588.7
12290
479.5
3556.2
407.7
407.7
R&D经费
支出(万元)
合 计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非金属矿采选业
开采辅助活动
其他采矿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
食品制造业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烟草制品业
纺织业
纺织服装、服饰业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家具制造业
造纸和纸制品业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
化学纤维制造业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金属制品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仪器仪表制造业
其他制造业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5775
170
0
5
9
37
1
3
329
234
140
1
120
50
447
125
23
170
101
46
14
352
128
10
430
897
149
75
258
434
489
83
16
181
61
35
44
8
12
35
19
34
535809
49947
0
222
1103
1126
13
62
23076
23562
16971
198
11142
3858
43678
6859
334
14587
7874
2087
1034
36726
16459
830
35241
60980
13911
18482
14991
27841
29481
27509
1635
22000
4283
2650
718
641
291
10421
964
2022
企业法人
单位(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非金属矿采选业
开采辅助活动
其他采矿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
食品制造业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烟草制品业
纺织业
纺织服装、服饰业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家具制造业
造纸和纸制品业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
化学纤维制造业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金属制品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
17.08
16.66
0.00
2.54
66.57
51.41
0.00
0.00
31.82
23.13
19.33
0.00
14.52
48.44
34.98
38.70
0.00
22.21
26.05
37.03
12.58
10.26
12.38
41.65
22.80
11.24
28.19
13.28
16.40
21.77
22.91
14.03
R&D经费 支出(万元)
R&D经费投入强度(%)
R&D经费
支出(万元)
高技术产业(制造业)
1.医药制造业
2.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
3.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4.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
5.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12725.1
8689.4
479.5
3556.2
0.69
0.68
0.11
2.47
390 100 69 62 159
总资产贡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