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暑热正盛时,发展大潮涌。今年时间过半时,焦作经济发展呈现出好气势、好态势、好趋势。正当全市上下踏着“二季度往前赶”的节拍,满怀信心地向着全年目标奋力拼搏的时候,8月6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庚茂来到了生机勃发的怀川大地,来到了意气风发的干部群众中间。
时间虽然只有短短一天,省委书记却通过对3县区6家企业的近距离观察,对焦作经济发展有了精准把握。一句句关切的询问,一声声殷切的嘱托,让这里的干部群众增强了忧患意识,保持了清醒状态,坚定了发展信心,激发了拼搏劲头。
此时,让我们以豪迈之情再次聆听省委书记的声音:“当前,虽然经济下行压力大,结构调整任务重,但我们有较好的工业、技术、人才基础,有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有团结奋进、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只要我们坚定信心,进一步用心用力干工作,就一定能够冲出重围、加快发展。”
听着省委书记的声音,我们再看看自己的问题清单:产业集聚度总体不高,产业结构矛盾突出,动力转换处于初始阶段,金融生态问题依然突出,县域经济整体持续下滑不振,生态环境制约日益显现。对此,我们的头脑是不是应该更清醒一些?
问题的确可以让我们更加警觉。面对问题,我们当然要分析客观原因,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毕竟也是现实。但是,我们更要分析主观原因,和其他地市比,尤其和发展条件相似相近的地市比,人家的情况怎么样?我们的状态又如何?差距到底在哪里?有没有主观努力不够的地方?面对问题,我们当然要看长期因素,当一代领导,负几代责任,那就意味着,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不仅要做,而且要做扎实。但是,我们也必须看短期因素,没有脚下的踏实努力,长远的美好只能是海市蜃楼。“二季度往前赶”,就是实实在在的眼前事,是短期必须做好的具体事。
听着省委书记的声音,我们再看看自己的成绩表册:各项政策效应开始显现,积极因素不断积累,经济止跌回升、缓中趋稳,各项指标提升晋位,经济保持了稳中向好的态势。对此,我们的信心是不是更坚定一些?
成绩的确可以让我们振奋和激昂。“特别能战斗”的焦作人,有引以为豪的传统。困境面前看信心,让我们感受一下省委书记的“三有”激励吧——
“有较好的工业、技术、人才基础”,是我们的传统,是我们的优势。面对危机,面对挑战,我们必须“转”,我们必须“变”,但再怎么“转”、再怎么“变”,都要立足于自己的传统优势,知道从哪里来,明确到哪里去,在纷繁复杂的局势面前,准确定位,把握航程,千万不能迷失自我、丢弃自我。
“有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是我们的区位优势决定的。国家确定的产业转移,从东到西,不可能隔过中,问题在于,这样的发展机遇,我们能不能抓得住?能不能抓得牢?能不能用得好?如果准备不充分,如果进取不积极,如果意识不强烈,如果措施不到位,再好的机遇也只能是对牛弹琴、盲人摸象。我们可以浪费这样的机遇吗?那种光眼气别人得利、不捉摸别人用计的看客,那种光知道一味抱怨、不懂得积极进取的坐客,注定没有出息。
“有团结奋进、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在风起云涌的时代,368万焦作人民,在407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描绘了多少美丽的画卷!其中,哪一桩、哪一件能离开党的科学决策、英明领导?哪一桩、哪一件能离开干部的率先垂范、示范带动?“团结奋进、干事创业”这样的干部队伍特质,通过省委书记亲口点出,包含着多大的信任和肯定!保增长、促发展这一场硬仗,对我市的每一名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是硬邦邦的考验,是活生生的检验。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此时不拼,更待何时?
让我们以省委书记来焦调研重要讲话为镜鉴,抖擞精神,发挥才智,冲出重围,加快发展,为锦绣怀川增添属于自己的光彩!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