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五旬的刘计富,在事情被妥善解决近两个月后,再次说起中站区劳动监察大队帮他及他的农民工兄弟讨回应得的工资时,依旧激动不已、泪眼婆娑地说:“要不是劳动监察大队帮俺的忙,俺这大半生可全完了!”
家住博爱县柏山镇柏山村的刘计富,是一名“包工头”。去年11月份,他在中站区某工地承接了墙体粉刷及地面硬化工程。在今年6月份工程即将完工之际,发包方负责人突遭车祸,不治身亡。得知这一消息,刘计富既为死者感到惋惜,又为自己的境遇担忧:“自己带的30名农民工兄弟的11.6万元工资找谁要呢?要不来,就只能自己出了!”
情急之下,刘计富来到了中站区劳动监察大队寻求帮助。“真想不到,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中站区劳动监察大队的工作人员就帮俺把问题妥善解决了!”刘计富说。
三年来,像刘计富这样因少数建筑企业、劳务分包企业因故或故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的来访投诉,中站区劳动监察大队共接待了600余起,协调处理350余起,涉及农民工5200余人,处理清欠农民工工资1500余万元。该大队实现了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受理登记率100%、投诉结案率100%。
取得这样的成绩,在于该大队始终坚持的工作理念:绝不让一个外来务工人员在中站区受委屈!”
秉持这样一个工作理念,中站区劳动监察大队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拓宽工作思路,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该区特点的劳动监察新路子。其中,最具特色的便是完善了劳动监察网络,保证为农民工维权全覆盖、无盲区。
该大队在全区建立和完善了劳动保障监察组织管理体系,构建了劳动保障监察区、街道办事处、村“三级网络”执法体系和以专职监察员为主体、兼职监察员为补充、监察协理员协助的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格局。该区9个街道和47个村分别成立了劳动保障监察中队和劳动保障监察小队,并对所有劳动监察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
有了“三级网络”这个平台和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队伍,该大队开启了“一企一档、一片一册、划块管理”的工作新模式,对用人单位实行属地化监管,有效促进了全区劳动保障基础数据的科学化、具体化、标准化和程序化。监察协理员发挥自己深处第一线这一优势,主动对辖区企业开展定期、不定期的检查指导,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劳动纠纷,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实现了劳动保障由被动解决问题向主动消灭问题的转变。
“三级网络”网格化管理,实现了劳动保障管理服务职能全面下移。“信息准确、数据齐全、动态管理”的劳动保障监察网络的建立,实现由“面上管”到“全面抓”、由被动管理到主动服务、由“不诉不理”到消除隐患、由职能型向服务型的全面转变。
在尽职尽责做到不让一个外来务工人员在中站受委屈的同时,中站区劳动监察大队并没有放慢为他们服务的脚步。在中站区许衡街道和顺小区,该大队利用和顺小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这个平台,建立了我市首家外来务工人员就业服务中心。该中心可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求职登记介绍、工资价位指导、工资卡办理、租住房源、就业培训等一系列服务,为外来务工人员进城务工、子女就学乃至在城市安家立业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