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参考·悦读 上一版3
乡间说书者
诠释生命的眉宇
视 觉
幸好遇见你
一直陪伴你到老
舌尖上的母爱
青年书房
我读《论语》终不厌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5年8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读《论语》终不厌
□石泽丰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每在那些闲暇的日子,或是夜深人静难以入眠之时,我总爱从书柜里取出《论语》来,靠在沙发或躺在床上,静静地读。这时的感觉,就像一个常年生活在雾霾里的人,好不容易走进一片原始山乡,那里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最后的结局是,你舍不得离开,舍不得走出……这就是我对《论语》的感情。

  记得第一次读到《论语》,是在中学的课本上。老师在黑板上写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当初的我,对于文言文一点都不懂,好在老师逐词、逐句地解读出来,我才明白其中的意思。现在回想起来,为了让我们在中考时取得好成绩,老师在中考前夕带领我们进行一轮又一轮复习,也许他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吧!果不其然,那年中考,我们全班在全县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就是从那以后,对于自己喜爱的文章或书籍,我总是在闲暇之时,拿起来看一遍,再看一遍,尤其是《论语》。

  我总感觉《论语》是一口流不尽的甘泉,涓涓不断地流出求知、为人、做事的道理。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浮躁的当下,我们又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思考过先贤的教诲呢?居家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敬重师长,行事要谨慎诚信,寡言少语,博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闲暇之时,则要学习文献典籍……这些话,说起来谁都会懂,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呢?

  每次读到《论语》,我就在反思自己的言行,曾经说过的话、曾经做过的事,全都是对的吗?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之一,放置于我们身边,我们完全做到了吗?所以,我们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向有贤德的人学习,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早在春秋时期的孔子,就知道“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这对于两千多年后的我们,是一面何等难得的“明镜”呀!这样想着想着,我越看《论语》就越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知音,翻来覆去地读它,感觉乐在其中,终不厌倦。

  边学边思,我懂得,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用礼仪来约束自己,其言行也就不会离经叛道。正如孔子所言:“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