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第八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暨2015云台山旅游节·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高手聚云台 共谋山地旅游发展大计
愿焦作体育事业发展越来越好
全民健身看焦作
太极拳交流大赛闭幕式将亮点纷呈
太极拳交流大赛进入尾声
大型太极电视连续剧《武魂》启动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8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愿焦作体育事业发展越来越好
——访乒乓球奥运冠军李菊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李菊正在接受媒体采访。
  本报记者 王正义 摄
 
   

  本报记者 孙 军

  实习生 李兆瑞

  “虽然我不是焦作人,但是我嫁给了焦作人,是焦作的媳妇,所以对焦作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8月22日,应邀来焦出席“一赛一节”开幕式的乒乓球奥运冠军李菊,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李菊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双打冠军。7岁开始练乒乓球,1986年进入少年体校,1990年进入江苏省队,1991年入选国家青年队,1992年入选国家队,2001年退役,2003年复出。在她的运动生涯中,一共夺得8个世界冠军,1个奥运会冠军,是我国著名的乒乓球运动员。

  “早在2002年,我就来过焦作。那个时候是应邀作为嘉宾参加焦作U-17青少年乒乓球比赛。”李菊说,“包括现在的世界冠军、奥运冠军,很多都是在U-17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脱颖而出的,可以说,焦作为中国乒乓球项目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李菊说:“在多年的运动生涯中,我获得了很多荣誉,对我来说,这是非常幸运的。我非常感谢我的教练、队友和各级领导,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成绩,因为冠军是靠一个团队努力才能够得到的。”

  谈及对焦作体育的印象,李菊说:“焦作是一个体育氛围非常浓厚的城市,特别是篮球。焦作是全国篮球城市,群众基础非常好,而且走出了一些非常有名的篮球运动员。跆拳道项目焦作也出了自己的奥运冠军,而且城市中学习跆拳道的氛围也很好。下一步,就运动项目来说,焦作体育需要加强一下小球类项目的培养,如乒乓球、羽毛球等。”

  “一赛一节”期间,李菊参观了太极体育中心各大场馆。“我去看了乒乓球馆和羽毛球馆,发现来健身的人很多。和我一起参观的还有羽毛球世界冠军龚睿娜等我国著名运动员。我们听说河南的羽毛球项目还没有一个省队、也没有一个专业队,于是就产生一个想法,希望在河南能培养一批人才,包括乒乓球项目。”李菊说,“通过考察,焦作的小球类运动项目的群众基础也很好,只要有好的平台、好的教练,就能够发现并培养一批人才,向世界冠军这个道路去走。”

  “前一段时间我专程去陈家沟参观,才知道焦作是太极拳的发源地。太极拳是一项修身养性的运动,非常适合大众习练。”李菊说,“这次来到焦作参加‘一赛一节’,看到全世界竟然有这么多的太极拳爱好者会聚在这里,对我来说非常震撼。大赛办得非常成功,而且一届比一届规模大,说明焦作这些年不遗余力地推广普及太极拳,取得了明显效果。我希望焦作的太极之路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就我市提出的申请“世界太极拳健康日”一事,李菊表示非常支持。她说:“乒乓球项目也有乒乓日。我认为,搭建平台才能让喜欢太极拳的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去相互交流。这次我回去将联络更多的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的朋友们,向他们宣传太极、宣传焦作。”

  “焦作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城市,云台山风景非常优美,太极拳也是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而且也走出了许多运动健将,在世界和全国各类比赛中摘金夺银,希望焦作把这些优势继续保持下去,把体育事业发展的越来越好。”李菊说。

  冠军名片:江苏人,2000年悉尼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双打冠军;第45届世乒赛女团冠军;2001年第46届世乒赛女团、女双冠军,女子世界俱乐部团体冠军;2003年与白杨搭档获中国大奖赛双打冠军。李菊目前为江苏李菊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