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最关心的是啥?是干部花钱办事公正不公正、透明不透明。只要干部心底无私,公开、公平、公正办事,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日前,与记者谈及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在村里的推行情况时,博爱县柏山镇上屯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焦小利深有感触地说。
在村委会大院里,焦小利指着墙上写的“四项制度好”顺口溜对记者说:“他每天来上班都要看一看,时刻提醒自己好好为群众服务。
上屯村地处博爱县产业集聚区。近年来,产业集聚区征地、“美丽乡村”建设、“空心村”治理等一系列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一桩接一桩,如果村干部处理不好,很容易引起群众不满。
就拿“美丽乡村”建设来说,上屯村是博爱县“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规划、建设“美丽乡村”不仅要有资金投入,还不可避免地要打通道路,拆除占道的房屋和摊点等。为此,村两委先后召开两委会、党员代表会、群众代表会研究相关方案,形成一致意见后,分头做群众工作。“去年投资40多万元,今年又投资16万元用于街道、下水道的整修与绿化,每次我们都请镇招标办来村里公开招标,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监委会成员现场观摩,监督工程质量。钱怎么花、花在哪儿,工程干得咋样,都由代表说了算,群众咋会不满意?”焦小利说。
再说说“空心村”改造。上屯村严格按照规划建设了20年,但村中仍有不少破烂房屋、空宅基地。由于不能新批宅基地,需要分户建房的农民很焦急。今年麦收过后,村里研究决定改造“空心村”,难度可想而知。
怎么办?“老办法,民主决策!”焦小利说。
村干部通过两委会、党员会、群众代表会,甚至全体村民大会进行宣传,讲政策方案,然后各组分头统计,在各组和村委会集中公示,谁家(该拆或该交的)有几处宅基、在什么位置、有多少间房屋、哪处该拆哪处该丢、拆除时间等信息一目了然,公开接受大家监督。
“全村一个标准,干部都带头,群众咋能不满意?改造进程咋能不顺利?”该村党支部副书记张利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