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在清华大学学习到的知识,我对如何加快我市经济转型步伐有了新的思考。当前,焦作已进入转型发展的攻坚期,发展现代服务业无疑是破题之路、关键之举。
(一)整合文化旅游产业资源,打造国际化产业交流交易平台。一是加速整合现有文化旅游资源。学习借鉴泰山、龙门、黄山、长白山体制改革经验,成立旅游特区或景区管委会,对沿南太行山各个景区进行统一领导和管理;建立全市联动的信息共享平台和全市性的旅游调度服务中心,对来焦客源行程、路线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充分挖掘客源消费潜力。二是加快文化旅游园区建设。推进云台山旅游综合服务区、武陟黄河文化旅游园区及农业观光园、妙乐寺遗址文化旅游园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充分利用我市南太行山、太极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资源,与周边地域旅游资源积极融合,推出山地休闲度假游、功夫文化体验游、南水北调生态文化游等精品旅游线路。
(二)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以信息化带动传统商贸业快速发展。一是加快提高产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快“宽带焦作”建设和产业集聚区内光纤网、移动通信网和无线局域网的部署和优化,夯实信息化应用基础条件。引导物流、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建设全市性的行业信息发布平台,逐步建立完善全市企业项目、产品供求、人力资源等大数据库,打造本土化电子商务平台。二是建设具有焦作特色的工业中间品网络交易平台。发挥我市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具有焦作特色的网络交易平台,争取将其建设成为全国领先的工业中间品网络平台,面向工业企业提供信息、交易、售后等网络服务,通过平台建设促进全市物流、电子商务、金融中介等行业的整合和优化。三是整合本地传统服务业信息化资源。要强力推进浪潮云计算中心、星通北斗智能物联网基地和大数据工程等电子商务项目建设,构建智能物流网络;鼓励我市三维商业广场、百货大楼、王府井百货等商贸企业实施网络化经营,引导中小流通企业进行网上销售,发展本土化终端消费品网络交易平台;积极探索建立我市物流行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新模式,鼓励本地物流企业优先发展覆盖城区的同城快递,通过对全市电子商务资源的整合,争取把焦作的购买力留在焦作。四是加快商贸业“两区”项目建设。推进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区内道路、供排水、供电、供热、供气建设,启动商务中心区高压走廊、村庄、企事业单位搬迁工作;推进鸿运国际商城、博爱鸿基中心广场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1~2个特色商业区进入全省乃至全国先进行列。
(三)狠抓现代物流项目建设,推动物流业与工业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和用足我市运量大、运力足、通道畅、建设和运营成本较低等优势,适当调整发展定位,与郑州、洛阳等物流强市形成错位发展,力争成为郑州的物流卫星城和豫西北—晋东南城市群的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城市。尽快启动我市《现代物流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由市财政设立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基金,运用补助、贴息、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形式,支持重点物流项目建设和物流企业发展,对纳入规划的重点物流项目用地优先供给。积极推进保税、煤炭、汽车零部件、化工、农产品、快递等专业物流园区(中心)发展,谋划和推动焦作市快递物流分拨集散中心项目建设,加快形成综合性园区和各专业园区(中心)竞相发展、线上线下良性互动的良好局面。
(四)充分利用太极养生文化品牌,培育更具市场竞争力的全国性健康养生产品和产业。在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平台上推介太极养生的基本理念和产品,在太极产业推广的各个层面融入养生概念。加快太极养生相关产品的研发和批量生产,争取在一两年内研发、批量生产一批高质量、具有太极特色的养生产品,优先投放到山水旅游客群市场,与怀药、绞胎瓷等作为我市标志性旅游纪念品。以太极养生馆、太极生活馆等为主要业态,为客户提供授拳、评级、太极养生理论研究、太极养生咨询、中医保健、医药保健品、养生食品、太极器械服装、旅游中介等全方位服务。
(作者单位:市委督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