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以兽皮做成的人物剪影,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的照射下用隔亮布演戏,是中国民间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在如今的电子影像时代里,皮影戏这项古老的民间艺术逐渐化为美丽的光影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而在七贤民俗村,来自山西孝义的皮影戏传承人,不仅把孝义皮影戏表演得出神入化,还将这项传统艺术发扬光大。
1
双手对舞百万兵
“一口叙述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真人借假人的影子迷人,假人借真人的唱腔抒情。它便是拥有2000年历史、中国最早的戏剧表演艺术——皮影戏。
在七贤民俗村中心广场的孝义皮影剧场里,随着一阵“锵锵锵”的乐声,来自山西孝义的皮影戏传承人、90后年轻艺人田大雨站在白色布幕后,双手各举着一个皮影舞动起来。开演后,高亢的曲子配着响亮的打击乐,使得现场的气氛热闹非凡,充满了强烈的民间喜庆气息。靠着幕后操纵的几根细细的竹棍,田大雨手中的皮影就像被注入了生命,幕布上的人物有了灵魂。
“皮影戏看似拙朴,但拙中寓巧,凝聚着皮影艺人的巧思和艺术创造力。”田大雨说。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而产生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都是他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田大雨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开始从事皮影艺术。他刻苦钻研,勤奋学习,没几年便熟练掌握了皮影艺术的各项基本功,并具备了独自演出的能力。
2
多项艺术集一身
皮影戏是集美术、雕刻、唱腔、音乐、戏曲等艺术于一身的技艺,利用灯光、皮偶、影窗呈现出若隐若现、柔中带刚的影子进行动作表演,通过幕后操纵皮影人物,再伴以音乐和歌唱方式演出,堪称全世界最古老的电影。
皮影戏是一种艺术,是完整的戏剧,比莎士比亚早1800年;它使用影像技术,比卢米埃尔发明的电影早2100年;它是纯粹民间具有“摇滚”精神的音乐,比猫王早2150年。
皮影戏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时而,温婉朦胧的女子倩影广舒长袖,尽诉脉脉柔情;时而,秣马厉兵的古时军队兵戈操练,吼出阵阵虎啸;时而,文弱纤瘦的书生挥笔泼墨,凭窗吟诗作对……透过薄薄的幕布,这些栩栩如生的角色带观众穿越千年,走入一幕幕的悲欢离合。
千百年来,就是在这光与影的默契交融中,皮影戏用自己独有的生存方式,演绎着来自民间的悲欢离合,寄托着普通百姓淳朴而善良的希冀,皮影戏也因此成为历代人们的精神食粮,深深扎根在广袤的民间,汲取着千年历史积淀下来的营养。
3
古老技艺永流传
皮影戏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历经了产生、发展、鼎盛和衰落的历史。但这门古老的表演艺术,关于它的起源与形成,历史上并无明确的记载。如今,多数专家学者认为,皮影戏开始于汉朝,主要依据《汉书·外戚传》的记载。
皮影戏虽然早在汉朝就已诞生,但一直到唐朝才兴起,到了宋朝就已经非常盛行了。宋代的皮影戏能够表演完整、生动的三国故事,一些记载宋人生活的著作如《东京梦华录》《梦粱录》《武林旧事》等,都述及宋代皮影戏的盛况,南宋杭州甚至有“绘革社”这样的皮影戏组织出现。随着历史的发展,皮影戏也慢慢地发展、兴盛,我国各地的乐调、民歌、唱腔、雕刻、剪纸等艺术元素深深地融会到皮影戏中。因各地风俗不同,各地皮影又各具风格,从而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分为不同的流派。其中,山西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以至于孝义的皮影艺术吸收到了最新鲜的光与影,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
明清为孝义皮影的鼎盛期,孝义境内皮影班社有60多家,随后逐渐衰落。1956年孝义市木偶皮影艺术团成立,“文革”时期撤销,1978年恢复皮影戏演出,曾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并赴英国访问演出。1995年,孝义皮影中的武将形象作为邮票图案被全国人民认识。孝义皮影剧目丰富,现收藏有200余本,这些剧本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极具学术价值。
4
皮影艺术换新颜
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各种娱乐形式如电影、电视、网络不断兴起,曾经受宠的皮影戏逐渐被冷落了。但令人欣慰的是,时至今日,依旧还有很多皮影戏民间艺术家始终在坚持着,他们迫切希望能将这门国粹发扬光大,田大雨就是其中的一位。
“皮影戏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无论如何都要保留下来。”田大雨说。随着时间的流逝,皮影戏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当年制作和表演的艺人如今都已年迈,这门精湛的技艺眼看着就要失传。对于如何拯救这门璀璨的艺术,重新赋予它全新的生命力,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大放异彩,孝义市全力发掘,不仅重组了皮影艺术团,还特别开辟了闯市场的路线。皮影艺术团立足国内的旅游旺点,在全国各大景区巡回演出,博得了众多赞誉。另外,与台湾公司合作拍的电视剧《五哥放羊》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后引起轰动。2002年韩日世界杯足球赛时,应邀赴韩日演出,引来世界观众的阵阵掌声。如今,孝义皮影木偶的名气越来越大,一些企业也看好这门艺术。田大雨相信,通过他的继承和坚持,关注皮影戏的人会越来越多。将来,皮影会更强调与突出其静态的艺术价值,通过场景的布置、角色的表情、丰富的色彩等,展示它独特的魅力。
说不尽的千古闻,唱不完的离合调,三尺生绢的戏台,悲怆古朴的唱腔……皮影艺术好像一瓮醇香朴实的老酒,虽历经沧桑,但正以全新的姿态迎接众人的欣赏。它注定不会成为绝响,反而会经过岁月的沉淀焕发更加明丽的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