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改革前沿阵地广东在金融教育创新方面又增新举措。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广州市36所中、小学将在今年9月份秋季开学时,正式试点开设金融理财知识教育地方课程,参加学生近一万人。由此,广州成为国内首个将金融理财知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地方课程体系中的试点地区。对此,有人赞同,也有人担忧孩子养成“向钱看”的世界观。你怎么看?
【观点1+1】
@欧阳云飞的女孩:教育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金融理财课走进中、小学,经过实践验证后,好就继续开,不好就叫停。关键的是要问问学生们喜不喜欢?有没有收获?总之适合孩子就好。如果少数学生喜欢,可作选修课,正确引导,不必担心学生向钱看。
@芳心云天:股票有风险,炒股需谨慎,让学生提前学习了解一些股票知识也未尝不可。股票知识进课堂,一来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股票有个大致了解,化解潜意识里对股票的神秘感;二来可以普及给孩子一些理财金融常识,让学生知道风险与利益并存。但对股票课程一定要科学讲授,不要误导学生,别让教学的初衷变味。
@我很丑其实我很二:金融理财,作为一项生活技能,学生就应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不再单纯的文化知识学习,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本质!
@人在你的江湖:多教给孩子一门知识,终究是好事!别把股票看成什么“洪水猛兽”,其实它也是一种理财方式,不必谈股票而色变。倘若学校能让中、小学生明白“股票是投资而不是投机”,那就是最大的成功,值得一试!
@kellykeron:教育,必须与时俱进,而股票是一门理财的方法,已经成为很多人的选择。对他们而言,可以不炒股,但不能不知道相关的知识。从中小学生抓起,就能让他们明白当中的利害关系,有助于成长,何必大惊小怪呢?
@老吕飞刀:我支持,股票知识进课堂挺好。孩子们在掌握文化课知识的同时,也可尽早地了解到金融股票方面的知识,扩大知识面,丰富阅历,为日后亲身涉及股票市场奠定扎实的基础。
@天河梁-史塔克:现实社会任何人都需要财富增值,从小树立正确财富观,非常有必要。让学生不仅学理财,还要学用财,把财富用在正地方。
@莫莫的时间:经济社会,理财是一种必备技能,从小抓起,可以让社会和教育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对孩子自身而言,是最为实际的训练之一,为他们今后的社会经济提前进行理论预演,未尝不是好事。只是施行过程中不要走向功利化,目的是提升孩子的素质而不是污染他们的心智。
@思念在天堂:我觉得学校设置理财课程的目的,不是让小孩子从小就会存钱,而是让小学生养成不乱花钱的理念。理财课程对现在娇生惯养的小孩来说无疑是必要的,既培养他们对财富的认识,又开发他们对经济学的兴趣。
【下期话题】
“五等游客”
据《焦作晚报》报道,昆明一家旅行社的负责人韩小姐证实,云南很多地接旅行社将全国游客按消费能力分为A、B、C、D、E五个等级。经济发达地区的游客,消费能力越强,旅游报名时价格会便宜。北京、上海的游客属于A类,价格低一些。除了地区因素,年龄、单位等也是云南很多地接旅行社在接收游客时考虑的因素,年纪轻、单位好,价格就会便宜。像银行等单位,价格就便宜一些。如果是教师,价格就高。韩小姐说,游客消费多,导游的态度就好,服务得也好。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郭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