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美国国会山庄特意为一位华人艺术家举行升国旗仪式,以表达他在艺术与教育领域作出的卓越贡献。这也是美国国会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为个人单独举行升旗仪式,而在美国华人中能获此殊遇的更是独此一份。他就是被誉为国际艺术大师的王鑫生。
8月30日上午,记者专访了来焦考察的王鑫生。见到王鑫生,他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就是睿智、豁达、厚重而且健谈,他没有想象中世界级大家那种高不可攀的范儿,一见面就和记者畅谈起来。
王鑫生1949年出生于西安,3岁回到老家焦作生活,是个地地道道的焦作人。他的父母都是职业画家,厚重的中原文化和家庭熏陶奠定了他艺术的灵慧之根。他6岁时跟随国画大师陈景堂学习,6年的时间里,他学到了中国画的超凡脱俗之气,以及发自天然的无心之境,这都为他后来绘画事业的迅猛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3岁时他便举办个人国画展,在国内小有名气。1993年,王鑫生携家人移民美国,寻求艺术上的新突破,开始他的油画创作。
在20多年的艺术探索中,王鑫生把中国画的写意精髓,通过西方的意象手法贯穿融汇到他的油画作品中,从而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个性——一种东方意象表现主义的独特风格,也为世界画坛创造了一种新的绘画语言。
谈到他对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探索时,王鑫生说:“东西方文化原本不是一个体系。东方文化讲究的是一个意境,譬如中国画讲究的是笔墨韵味、意境、笔法等,严格来讲被列为抽象范畴,所以说,中国画是以意境带动画面;西方画讲究的是光线、体积、结构等,由于两种文化的立足点不同,双方要先进行破碎性的撞击,再互相渗透融合,才能产生新生命。目前,我将东方意象和表现主义、俄罗斯的写实主义以及残境手法这四种揉在一起,走出了一条不同的路线。”
“我是中国人,把东方元素看得很重,通过绘画语言,把东方文化向世界推广,是一个艺术家的使命。”王鑫生说,他把中国的山水美景也深情地表现在他的作品中。多年来,他的中国江南水乡系列、禅荷系列、西藏系列等,一经展出便引起轰动。
“身为焦作人,这些年我总想着为家乡做些什么。为此,从2013年开始,我就把创作的重心放在了河南,放在了老家焦作。”王鑫生说,他多次往返于美国和焦作之间,到我市各地进行采风,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既有写实、肖像、人物,也有风景、花鸟等,其中有《竹林七贤》《云台山溪流》《独散千古意》等多幅反映山阳美景和历史人文方面的作品。
“焦作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城市,经过深思熟虑,我把创作内容转向焦作历代名人系列,重新梳理史实,挖掘新题材,还原古人真实的一面。这些历史名人有朱载堉、李商隐、竹林七贤等,这些作品我都已经完成。目前我正在创作《太极陈王廷》,准备今年10月在焦作国际太极拳高峰论坛上展出。”王鑫生说,“下一步我还要到诗人王维写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云台山茱萸峰和孟州的韩愈陵园去考察,围绕焦作把创作历代名人系列展开,一直普及到整个河南。说起来,用油画画的朱载堉、李商隐、竹林七贤等历史名人,我还是独一份呢!”王鑫生笑着对记者说。
“焦作有名山、名水、名人、名拳,身为焦作人,我希望通过绘画语言,把焦作的特色和优势推向世界,为推动焦作地域文化的发展献出自己的一点力量。”王鑫生情系家乡的拳拳之心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