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但项目现场只有两三块展板展示着项目的美好蓝图,督导人员把这些项目叫作“展板项目”。
主导产业不突出。主导产业不突出、集聚度不高是我市产业集聚区建设中的突出问题。部分县市区引进的大项目少,个别县市区项目出现断层,现有项目的投资额度和带动能力不足以支撑县域经济发展,部分产业集聚区内产业比较乱、分布比较散、产业层次比较低,形不成集聚效应。
督导检查中还发现,引进外资项目少,实际利用外资同比下降幅度大,希望各地加大引进外资力度;部分县市区上报项目进度与实际进度不符,部分项目不是2015年招商引资项目;个别项目存在环境污染、安全隐患和管理漏洞,提醒地方政府和企业加大管理力度,确保生态环境和生产安全;部分企业在搬迁发展扩建中有圈地现象,需引起地方政府关注。
这次督导检查,对我市上半年招商引资项目摸清了底数,看到了成绩,更重要的是查出了问题。综合分析我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可否认,有些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客观因素的影响,比如严峻的经济形势、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但实质上是精神状态和主观意识问题,一些县市区对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重视不够,办法不多,环境不优,用心用力用劲不足,多年没变化,缺乏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一些项目单位认识不到位、组织不力,缺乏竞争意识、成本意识、效益意识,缺乏只争朝夕的劲头和拼搏精神。
明确出路
当前,我市经济下行的压力比较大,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比较粗放,转型发展的任务很重。出路在哪里?省委书记郭庚茂在焦作调研时明确指出,要把坚持开放创新,抢抓机遇、开放招商、承接产业转移作为最具综合性、根本性的举措,在扩大开放中推动全面创新,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尽全力把经济拼上去。
孙立坤在谈及我市经济工作时,连续用几个“拼”字,拼的精神、拼的韧劲、拼的措施等。这告诉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当前要进一步增强保增长、促发展的紧迫感,树立一种信念,唯有“拼”才能赢。
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走对路,找准发力点,把力量集中起来,以精准发力来聚焦突破,以求取得举纲带目、事半功倍的效果。
——机遇稍纵即逝,丧失机遇就会贻误焦作发展。焦作面临着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面临着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面临着郑焦铁路开通和水系建设优势逐步显现的机遇。我们要紧紧抓住机遇,立足我市产业优势和关联需要,深入研究、积极融入,争取更多政策和资金支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加快焦作转型发展。
——扩大投资是保增长、促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近三年,投资对我市GDP的贡献率分别达到90.7%、94.5%、91.2%。我们要在强化“四个一”“五个点”关键举措的同时,千方百计扩大投资,按照主导产业定位,积极谋划储备一批规模优势明显、核心竞争力强的产业项目,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十三五”规划盘子。对上级普惠项目、前置条件项目、竞争性项目以及为保增长陆续追加和推出的项目,要积极对接争取。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十大建设、工业十大产业、省市重点项目和今年签约落地项目。
——对外开放具有“一举应多变”“一招求多效”的综合带动作用。我们要把对外开放作为应对复杂局面和破解各种制约难题的综合性战略举措,以高质量的开放招商带全局、促转型。各县市区要研究明确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全产业链精准招商,努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着力解决主导产业不大不强不突出的问题。要注重招商选资,严把项目准入关口,提高招商项目履约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
——转型升级的核心就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迫切需要创新驱动。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把创新驱动发展放到战略位置抓紧抓好,积极推动观念创新、思路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在技术创新方面,要积极争取省重大科技专项支持,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鼓励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良,努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千方百计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焦作制造”向“焦作智造”转变。
——作风关乎事业成败。形势越严峻,越要抓作风;风险挑战越大,越要勇于担当。要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与保增长、促发展结合起来,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实效检验领导干部作风严不严、实不实。各级各部门要在真心实意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兑现服务承诺、保障生产要素上狠下功夫,对照年初目标,明确时间节点,加快工作节奏,进度快的再接再厉、进度慢的迎头赶上,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现在距离年底不到四个月,时间和形势不允许我们有丝毫懈怠。我们要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三查三保”活动,深入贯彻落实郭庚茂在焦作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拿出一股拼劲和狠劲,凝心聚力,持续加力,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竭尽全力大干120天,以决战决胜的精神打赢保增长、促发展的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