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过很多“桂花之乡”,那儿的人都酿造桂花酒,在土制土味儿的酒香中,我感受到了桂花美酒怡情养性的功效。
在那桂香醉人的幸福世界,有酒甜,有桂香,还有黄澄澄诱人的桂花般温柔的感觉。那桂花的浓香,伴着酒香,升浮起远山近水的渴望,浸润着肌肤凉意的风情,传达了喜悦……桂香弥漫的时光,桂花是一脉乡愁,开启乡愁的酒意,散发纯美的宁静。
酿造桂花酒非常简单,在一大缸白酒中混放着新鲜桂花,然后盖紧盖子,隔段时间揭开坛盖,一股浓烈的桂花酒香就窜进鼻孔。有一位酿酒的小伙子让我中秋时再来,他要像月宫的吴刚一样,捧出桂花酒,犒赏远方来的朋友,让一切世间烦恼化作尘烟。
我曾听说,古时候两英山下有一位卖酒的寡妇,善良美丽,人称仙酒娘子。一个冬日清晨,她开门时发现门外躺着一个骨瘦如柴、衣不遮体、奄奄一息的乞丐,酒仙娘子把他背回家里,喂热汤和温酒让他苏醒过来,后来又顶住闲言碎语的压力收留他在家中暂住。后来,邻居为此而疏远她,到酒店来买酒的人一天比一天少,直到没有人来买酒了,那汉子才不辞而别。仙酒娘子放心不下,寻找那汉子,到了一个山坡时遇到一位白发老人,挑着一担干柴,吃力地走着,突然跌倒。老人双目紧闭,口中喊着要喝水。荒山坡上没有水,仙酒娘子就咬破指头,将鲜血送进老人嘴里。老人忽然不见了,一阵清风,天上飞来一个黄布袋,袋中装满小黄纸包,还有一张黄纸条,上面写着:“月宫赐桂子,奖赏善人家。福高桂树碧,寿高满树花。采花酿桂酒,先送爹和妈。吴刚助善者,降灾奸诈滑。”酒仙娘子这才明白,原来这瘫汉子和挑柴老人,都是月宫吴刚变的。后来。她用桂子种出桂树,又把树上开出的桂花酿成美酒——也就是民间传说中吴刚的桂花酒。
古人把桂花看成富贵吉祥、子孙昌盛的象征,人们自然也喜欢桂花酿制的酒。毛泽东在《蝶恋花》中有名句:“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他把人间桂花与仙境融入一体,营造了优美深远的文化意境。作家席慕蓉在《乡愁》一诗中,把别离比作一棵没有年轮的桂花树。因为桂花树永远不会老去,它在岁月年轮的沉淀记忆中,没有因吴刚经年累月的砍伐而倒地,而是一年又一年地随砍而长。为此,桂花的浓香和酒意的淳厚,让人间渴望美好的生命散发着芬芳,且寓意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