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走进马村区人民法院,浓郁的党建氛围扑面而来:走廊上的党建五色文化宣传栏,审判大厅门口的司法公开一键通,工作案头的党员小书架,工作人员手机里的党建手机报……目之所及,皆跟党建相关。
单靠这些就能解决党建工作由“虚”向“实”的转化问题吗?仅仅靠这些就能实现法院党建工作与审判工作的紧密结合吗?
近年来,马村区人民法院在党建工作中进行了更多、更深层次的探索。其中,最为重要的探索就是该院建立了党建量化考核体系,出台了《马村区人民法院党建工作实施意见》和《马村区人民法院党建量化考核办法》,以党支部、党员成长积分的方式,科学设定涉及思想作风、审判业务、党风廉政、司法为民等内容的19项党支部量化考核指标和28项党员量化考核指标,对党支部和党员的日常行为、工作绩效、群众基础进行全方位评估考核,通过党支部、党员成长积分榜,每月通报考核结果,使党建考核由“软任务”转变成“硬指标”,解决了“怎么考,考什么”的问题,实现了对党支部、党员的科学化、精细化和规范化管理。
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之一,其作用的充分发挥也是该院研究的重点。
该院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第一党支部主要负责审判执行工作;第二党支部主要承担着机关作风建设的职责;第三党支部主要承担提高队伍素质、创建学习型机关的职责。该院三个党支部围绕各自职能,开展各种特色岗位竞赛活动,设立明星党员流动红旗,每月根据积分情况进行流动,充分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党员“比、学、赶、帮、超”的积极性。同时,该院强化考核结果运用,规定连续两年考核积分保持第一的党支部,党支部书记优先推荐晋职、晋级;对连续两年考核积分最后一名的党支部进行改选,党支部书记及委员两年内不予推荐提拔。
党员始终是党建工作的主体。能否充分调动每名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其创造性,是搞好党建工作的重要一环。为此,该院建立党员成长激励机制和党建工作保障机制,对在各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党员,给予积分奖励,并予以通报表扬。
新形势下法院党建工作只有更好地与审判工作结合,紧紧围绕并服务于法院的中心工作,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该院将党建与审判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考核,使党建工作与审判工作互为补充,共同发展;将案件质效纳入党建考核,将法官结案数、发改率、案件信访情况等指标纳入考核项目,折算为成长积分。
党建之花结出了丰硕成果。该院审判管理连续三年在全市基层法院排名第一。2014年案件改判发回率同比下降50%,案件质量大幅度提高。该院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三次,并获得全省优秀基层法院称号。
王 琼 陈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