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十一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市委书记孙立坤向辛勤耕耘在教育战线上的全市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近年来,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改革创新、务实重干,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今年9月10日是第三十一个教师节,在此向同志们祝贺节日,表示亲切问候!教育是战略工程,也是重要民生;是今天,更是未来。希望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树牢理想信念,增强道德修养,掌握扎实学识,展现仁爱情怀,忠实履行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神圣使命,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为教师谋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创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营造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
在第三十一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市委副书记、市长谢玉安向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祝福:
教育是百年基业,教师是神圣职业。在第三十一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谨向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祝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最基础、最重要的民生工程,教育事业始终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与支持的重要工作,也是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市正处在落实“四个全面”战略部署,促进经济质量、环境质量“双提升”的关键时期。希望各级教育部门、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职业荣誉感和神圣使命感,积极参与推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致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积极促进教育公平惠民,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让万千学子享受到更公平、更优质的教育,为焦作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特别关注
“四有”好老师 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座谈时指出,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衷心祝愿每个教师都能成为符合党和人民要求、学生喜欢和敬佩的好老师,希望每个孩子都能遇到好老师。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2015年4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2015年6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计划》(国办发〔2015〕43号)。《计划》指出,要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多措并举,定向施策,精准发力,通过全面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推动城市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等关键举措,到2020年,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三十一个教师节,教育部确定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庆祝今年教师节要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特别是倡导全社会关心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近年来,教育系统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按照“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总要求,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惠民,为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践行宗旨改进作风
立足大局强化服务
践行“三严三实”是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保证。教育系统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引领,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全力提升党员干部服务基层学校、师生群众的水平。
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按照市委统一部署,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融入党员干部日常教育和工作全过程,强化学习研讨,突出问题导向,认真查找问题,狠抓整改落实,教育系统党员干部践行“三严三实”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
在抓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同时,扎实推进“三查三保”活动,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师生安全、政策落实、群众利益、和谐稳定等方面,逐条逐项进行深入排查。对查找出的问题,拉出问题清单,建立整改台账,明确责任分工,以钉钉子精神着力抓好整改落实。
全力推进依法治教进程。启动“依法治教年”活动,开展违规办学、教育乱收费、普通高考舞弊三个专项治理,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提高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依法执教能力。重点加强对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行为进行治理,出台严禁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六条刚性纪律,坚决制止有偿补课等乱收费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全面规范中招工作秩序。落实“严肃招生纪律、严格录取程序、做好政策解答、实行首问负责、严查违规行为”招生五项规定,规范学校招生行为,热情服务考生及家长,确保中招考生均有上学机会,实现阳光招生、惠民招生。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履行“两个责任”,坚决执行民主集中制,对“三重一大”事项实行集体决策;制定市直教育系统“四项制度”,强化岗位权力风险防控,逐步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强化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教育,筑牢廉洁自律思想防线,不断提高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能力,时刻警钟长鸣,做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干部、好公仆。
提高师德师能水平
聚焦乡村一线教师
教师是教育之本,强教必先强师。我市以提高师德师能水平为核心,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努力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广泛开展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四有”好老师活动,引导广大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今年评选“最美教师”12人、市级师德标兵127人,教育系统2人被评为“焦作市十大杰出青年”、4人被评为“焦作市优秀青年标兵”;今年教师节,教育系统37名教师、6名教育工作者和4所单位受到省级表彰。
向全市师生、家长发出“拒绝升学宴请,弘扬新风正气”倡议,引导全市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自觉拒绝升学宴、谢师宴。出台中小学教师师德“十要十不”、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严查违反师德行为,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廉洁高效教育发展环境。
大力实施国培、省培、市培计划,完善新入职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教学名师四级培养机制,搭建教师成长梯次平台。全年累计培训教师2万余人次,其中农村教师占70%以上,国培、省培工作绩效居全省第一位。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切实保障乡村教师待遇,认真落实绩效工资、职务晋级、评优评先等方面政策,对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学校教师实行政策倾斜;设立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补贴,农村和边远山区教师补贴最高可达每人每月150元。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统筹农村中小学教师资源,确保农村学校基本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近3年全市公开招聘特岗教师1218人,为农村教育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开展城乡教师交流活动,通过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送教下乡等方式,不断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夯实教育发展基础
促进教育公平惠民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促进教育公平惠民,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各项教育惠民政策,改善办学条件,维护和谐稳定,让教育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加快推进教育项目建设。加快中心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科学编制《焦作市中心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2014-2020年)》。加快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推进中心城区教育项目建设,新城小学、龙子心学校二期、丰泽园小学3所学校今年秋季开学已投用,韩公教育园区小学、幼儿园项目今年年底前建成,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年底前开工建设。加快实施“全面改薄”工作,100个农村中小学标准化项目已开工81个、竣工44个。
加大教育公平惠民力度。实行普惠性中等职业教育政策,从今年秋季起对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在校学生全免学费。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由去年每生每年4000元提高到5000元。提高公办普通高中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去年市直普通高中由230元提高到790元,今年再提高到830元,并覆盖到全市公办普通高中。加大学生资助力度,今年已资助学生34288人、发放各类资助资金3173万元,办理大学生生源地贷款10085人、贷款金额7965万元。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覆盖率连年保持100%,并完善配套政策,畅通就读高中、就读中职升学渠道。
切实维护教育和谐稳定。以创建“平安校园”为抓手,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认真开展安全大排查、大整改活动,强力推进取缔“三无机构”、预防中小学生溺水、中小学幼儿园午托部消防安全、校车安全等工作,坚决杜绝事故发生。8月份,我市3所学校被授予河南省“平安校园”荣誉称号。
奋力拼搏改革创新
务实重干提升质量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是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现实需要。必须牢固增强改革意识,将改革贯穿教育工作始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创建。继5个县市区(沁阳市、孟州市、温县、博爱县、中站区)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4个县区(武陟县、修武县、解放区、山阳区)通过省政府评估验收,年内将参加国家评估验收。
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对接“互联网+”、电子商务、智能制造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增设电子商务、汽车运用与维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等新专业点48个,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度。我市获得省职教攻坚二期工程奖励资金147.2万元;市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规模达万人,招生人数连续3年保持全省同类学校第一。
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我市信息化建设工作受到了教育部、省教育厅通报表彰,被列为全省新一轮试点;5月份,我市和郑州、洛阳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展览,并在同期举办的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中获一等奖5个,是河南省唯一获得一等奖的地市。
推进教育开放招商引资。今年上半年争取上级教育专项资金4.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亿元。引进社会资本投资开办北清高级中学、覃怀中学2所民办学校,今年已开始招生;概算投资4亿元的民办焦作永威学校已经初步确定选址,正在积极推进。7月份,我市获得省民办教育发展奖补资金110万元。
素质教育成效显著。广泛开展“我的中国梦”“争做美德少年”等系列活动,我市4名学生被评为第七届河南省美德少年。开展阳光体育一小时、太极拳进校园、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艺术家进校园、学生社团等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展以“生态绿色、文明健康、创新提升、风清气正、和谐平安”为内涵的美丽学校建设,我市3所学校被命名为省文化经典诵读示范学校,2所学校被命名为省绿色学校,10所学校被评为省文明标兵学校。开展新教育实验,全市现有“全国新教育实验”挂牌学校204所,新教育实验已成为我市一张教育名片。启动校园足球行动计划,加快校园足球普及发展,我市2所学校被确定为全国《中小学校园足球》教材示范校,24所中小学被确定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
教育质量持续提升。实施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通过“以城带乡、以强带弱、以名带新”模式,组建义务教育集团61个,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强化高中教育教学管理,今年全市普通高考一本上线2715人、二本上线7329人、三本上线12044人,上线率分别为12.31%、33.24%、54.62%,分别高出全省平均上线率13.67%、12.74%、11.20%;被“985”院校录取486人,比去年增加123人,增幅达33.88%。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今年全市中职学校对口升学本科上线580人,占全省本科计划的16%,上线率达31.85%,远高于全省6.26%的平均上线率;毕业生一次就业连续3年保持在96%以上;中职技能大赛总成绩稳居全省第一。 本报记者 李 涛 刘 婧
三尺讲台,潜心育人。 本报记者 刘金元 摄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市教育局提供)